王维和孟浩然被称为什么
对于诗歌方面有一些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国历史上有比较多的文学家,那么王维和孟浩然被称为什么呢?其实他们二人被合称为“王孟”。王维和孟浩然都是唐朝时比较有名的文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比较多的优秀作品,而且作品题材多为山水田园诗。同时二人也推动了我国诗歌历史的进步。他们用自己的文采通过对于山水田园风景的描写,侧面体现出了唐朝时代的安宁与繁荣,让我们现代人通过他们的作品领略到了当时的风景。而且他们两人在书法、音乐、诗歌等方面也有着比较大的成就。
相关内容
-
苏武被称为什么
苏武被称为什么,,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中国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
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什么
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什么,,黄山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奇山:奇松、 怪石、云海 、温泉、 为黄山四绝。 怪石有的像人;有的似山; 有的状如珍禽异兽; 奇松挺立 、神采飞扬、 张开粗壮有力的臂膀, 迎接远方来的游客。 云海茫茫, 置身其中, 真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 。 温泉久旱不干 , 久雨不泛 , 水温常保持在42摄氏度左右。《黄山松》是第三单元写景文章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带...
-
雨巷1927年被称为什么
雨巷1927年被称为什么,,1、《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他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依旧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因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2、《雨巷》中,诗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来营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并且融会了中国古...
-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感悟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感悟,,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
-
雨巷作者被称为什么诗人
雨巷作者被称为什么诗人,,《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哀怨。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然而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300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300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
-
十一去哪里玩
十一去哪里玩,,十一可是我们难得的假期,怎么可以不出个远门玩一下呢。十一的时候已经进入秋天了,不再像夏天那么炎热,很多地方的气候都比较舒适宜人了。现在就为大家推荐一些可以在十一去玩的地方。1、凤凰古镇。这个时候的游客相对较少,很多山间野果也在街上随处可见,还可以去感受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风。2、塞罕坝。这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想感受草原和森林风情的人可以选择这里。3、九寨沟。九寨沟四季的风景都是不...
-
捕蛇者说是谁的作品
捕蛇者说是谁的作品,,《捕蛇者说》,出自于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文本抓住蛇毒与苛政之毒的联系,巧用对比,通过捕蛇者与毒蛇之毒来衬托赋税之毒,突出了社会的黑暗。文章笔锋犀利,文情并茂,堪称散文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该文被收入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创作背景:柳宗元所处的时代,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转折时期。公元755年安禄山之乱后,中央政权与藩镇不断巩固自己的势力,对人民...
-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什么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什么,,活化石“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在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拓展: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誉为国粹的...
-
长城和运河被称为什么
长城和运河被称为什么,,长城:天下第一雄关。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在冷兵器时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秦时,“北筑长城而守藩...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特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特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意象特点及其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者郭沫若,原文: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意境壮阔,充斥着...
-
鹊桥仙被称为什么
鹊桥仙被称为什么,,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以欧阳修《鹊桥仙·月波清霁》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鹊桥仙·七夕》、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等。词牌沿革:古时关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神话,汉末应劭《风俗通》中已有记载:“织女七夕渡河,...
-
朝花夕拾读后感六年级4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六年级400字,,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书——《朝花夕拾》。这是一本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满了个体生命的童年时代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气。书中有批判,有嘲笑,能够视为鲁迅的杂文笔法向散文的渗透,不仅仅使其中的韵味更加丰厚,而且显示了鲁迅现实关怀的一面,这也是真正的鲁迅。这本书确实十分好看。《狗猫鼠》记述了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保姆长妈妈的...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读音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读音,,号[háo]《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飈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这首诗...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解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解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放号的意思是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于1919年9、10月间写的一首新诗。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
-
三亚落日感悟
三亚落日感悟,,今天我仔细品读了六年级下册课文《三亚落日》。这篇文章一开始描写了三亚美丽的风景,在这一自然段里,作者用优美而细腻的笔锋描写了海水、海鸥、椰子树和海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句“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晶晶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读完这句话我就仿佛在三亚踩着柔软的沙滩了。下一部分是最主要的部分。3、4自然段描写的是 落日 的全过程。第3自然段中把太阳比作一个快乐的孩童,...
-
李凭箜篌引被称为摹声至文的原因
李凭箜篌引被称为摹声至文的原因,,因为这是出自 清人方扶南 《李长吉诗集批注》在《李长吉诗集批注》里 方扶南把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皆摹写声音至文”,并说:白诗足以“移人”,韩诗足以“惊人”,李诗足以“泣鬼”。《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作。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