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50字读后感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今天我看的文章叫《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令人读完以后不由得深思。

主要讲了伺候鲁迅一家的保姆长妈妈对于儿童时期的鲁迅来说是长得不怎么好看的,并且因为她踩死了鲁迅非常喜爱的一只隐鼠,鲁迅觉得她很招人恨,不怎么喜欢她。便不唤她长妈妈,而唤她阿长。长妈妈经常教他许多道理,也让他新年时说些好听话,但鲁迅却很厌烦这些。有一次,鲁迅听自己的一位亲戚讲述《山海经》这本书的那些奇闻妙事,便也想要《山海经》这本书。鲁迅不好意思去逼那位亲戚寻找,但问别人呢,别人却又不肯告诉他。这一幕幕都被阿长看在眼里,于是乎,阿长边跑了一个多月,问了好几家书店,她并不识字,跟那些店员也讲不清楚,几番寻找后,还是找到了《山海经》,并且给了鲁迅。自此,鲁迅对阿长的想法改观,长大后的鲁迅觉得阿长是非常照顾他的,是非常仁厚慈祥的,也为儿时对她脾气不好而感到愧疚。

看完这篇文章,我读出了鲁迅小时候的孩子气。也读出了鲁迅对故乡、对阿长的怀念,对这位长妈妈的敬意与爱意。阿长对待鲁迅像妈妈一样,虽平常一直管着鲁迅的鸡毛蒜皮小事,但他的心里是非常爱鲁迅的,一直肯为鲁迅付出任何事。鲁迅小时候不理解他,长大了也就明白她的一番苦心。也许父母和孩子亦是如此,需要双方的互相理解,这是我从这篇文章读出来的道理。

看完了我这篇读后感,如果你有所思所想,请付诸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