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800字
精神的三间小屋
著名作家毕淑敏有三间令人羡慕的精神小屋,我也有。
淡泊明志是我精神的第一间小屋。
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记》说:“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据郑玄、孔颖达解释:君子相接不用虚言,小人相接虚辞相饰;淡水相合为江河,酒醴相合乃败坏。这里是借水和醴来喻扬儒家崇尚质实反对虚实的主张。水,淡而无味,但无酸酢;醴,甘甜而易坏。淡水相合如江河,坦荡浩淼。君子坦荡,清越可风。记得《镜花缘》中写到君子国,君子谦谦,坦荡崇高。中国古代艺术更是充满某种淡远特色,水墨山水,水墨兰花;手挥五弦,目送飞鸿,高山流水;更有甚者,陶诗采菊东篱悠然见山的情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无不体现出淡的韵味来。
身处这间小屋,弘一法师是我的老师。弘一法师到上虞白马湖小住时,曾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而又了不起地夹起白萝卜。在他看来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挂褡好,破席子好,破旧的毛巾好,白菜好,萝卜好,咸苦的蔬菜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在别人看来是受罪,而在他却是享乐。萝卜白菜清水淡饭中可品出真滋味,宁静淡泊中亦可参出玄妙的禅境。
在这间小屋里,应卸下白天里戴的各种面具,抛开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繁华世界。留一份淡泊,守一份崇高。几杯清茶,两三知己,不述满腹牢骚,只求信口开河信手拈,谈天说地古今兼;没有腐土酸佛,只有谦谦君子;不羡柜窗陈美酒,只喜看架上列新书。
这间小屋,透着股君子之风——淡泊自守。
第二间小屋应是一间清香四溢的花屋。在无暇踱步于园林、流连于花展时,我就来这儿。我要用灵敏的嗅觉嗅嗅优雅芳香的天竺葵、薰衣草、白玫瑰、丁香花,我要用明亮的眼睛悟出石榴的热情兴奋、白丁香的悠闲淡雅、六月雪的恬静自然。这所有的花儿都是我最真挚、最接近的朋友。如果无暇去风景秀丽的西湖,就让我陶醉在这花的世界里,陶醉在美的享受中。这小屋中的每一朵花都是精灵,是花仙子,和她们在一起时,我会觉得心情舒畅、愉快。因为小屋的花常盛不衰,所以我也常常挑一枝金黄的向日葵或是几枝严肃端庄的君子兰赠予友人。以花会友,将淡淡的芳香传递给爱花、惜花之人,何乐而不为?
喜欢这间小屋,因为小屋里开满了四季不衰的鲜花,而人的一生不也正应当像美丽的花一样,自己无所求,而给人间以美好吗?
第三间小屋是让人身心舒畅的茶屋。
《红楼梦》中的贾太君一到翠栊庵,就向妙玉索茶,与刘姥姥共饮老君眉;康熙南巡饮了碧螺春,此茶芳名流传至今。古今许多骚人墨客,都与茶结下了不解的艺术因缘。苏东坡就有“且将新火试新茶”的佳句,周谷城老人写出了“作客老人家,畅饮一杯茶,胜友如云至,春意满天涯”铿锵欢乐的诗句。
想想五六十年后,我亦到耄耋之年。到那时,如约几位年轻时的知己到这间小屋来,畅叙旧情,细啜香茗,啧啧品尝,定会口舌芬芳,精神抖擞,龙钟全消;回思往事,则定会青春焕发,目睹晚晴,逸兴遄飞。这是何等的乐事!
除烦去腻,不可缺茶。茶有解毒去病、益目助思之效。身处这间小屋,哪怕没有“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但只要有浓浓的大砖茶,沁人心脾的绿茶就可襟灵爽身、满意惬心。这间小屋是不败的茶屋,一年四季,茶香溢人。能身处这间小屋,该是何等惬心满意的事啊!
《论语》中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饭,在随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者回也。”能达颜回安贫守俭不是件易事,但又不知有多少富家子弟,被时髦追赶得身心疲惫的人羡慕着我精神的三间小屋呢!
我为自己拥有这精神的三间小屋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