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诗句古诗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5、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___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9、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____李商隐《赠荷花》
10、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____苏轼《江神子·江景》
1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2、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____秦观《纳凉》
1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____李商隐《赠荷花》
14、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5、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____佚名《西洲曲》
16、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____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相关内容
-
黄河颂望字统领哪些内容
黄河颂望字统领哪些内容,,1、 《黄河颂》里“望黄河”的“望”字统领了诗中的这些内容: "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也就是 去到“啊黄河!"之前。“望”所统领的是对黄河的直接描写,富有画面感;“啊"之后,则进入了对黄河的“颂”。2、《黄河大合唱》是现代诗人光未然于1939年创作的- -首现代诗。3、黄河...
-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卧薪尝胆》中越王勾践转败为胜的原因是: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吴王夫差终被越灭的原因是: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他只在柴草上头睡觉,并且在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警醒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的准备,勾践终于打败了吴国,而吴王羞愧自杀。根据这段历史出来的成语,就是“卧薪尝胆”。成语寓意:卧薪尝胆是一种磨炼意志的方...
-
苏武被称为什么
苏武被称为什么,,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中国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
李清照词两首花风酒
李清照词两首花风酒,,李清照词两首是声声慢和醉花阴。1、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喝...
-
兰亭集序的用法
兰亭集序的用法,,《兰亭集序》中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二)一1、一起。例:若合一契2、 一样。例:其致一也3、将......视为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三)次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2...
-
登岳阳楼漂泊天涯怀才不遇
登岳阳楼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登岳阳楼》中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句子是“亲 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这首五言律诗写于作者逝世前一年,当时杜甫一路漂泊,来到岳州,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诗文如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作题目是“登岳阳楼...
-
苏州园林面积最大的是哪个
苏州园林面积最大的是哪个,,拙政园,是苏州诸园占地最大的一个园林。面积约62亩,由中区(拙政园)、西区(补园)及东区(归田园居)三部分组成。中区在清朝初年归吴三桂的女婿王永宁,太平天国的时候是忠王府。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而且山林葱郁,很有江南水乡的情趣,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厅远香堂三开间,位于池的南岸,本来是作为宴饮宾客用的。由此可以欣赏园中四面的景物,尤其是北部山林掩映池中,风景最为佳秀。东南...
-
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景色壮丽的句子
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景色壮丽的句子,,登岳阳楼杜甫诗中具体描绘洞庭湖景色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一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气势磅礴的特点,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登岳阳楼》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
-
望海潮东南形胜的思想主旨
望海潮东南形胜的思想主旨,,《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望海潮·东南形胜...
-
登岳阳楼陈与义的思想感情
登岳阳楼陈与义的思想感情,,《登岳阳楼二首》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组诗。两首诗集登楼、观景、抒情、归途为一体,是不可分的。第一首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无限悲痛和忧愁之感。第二首则是先对景物描写,然后再写归途,这首诗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
-
爬天都峰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
爬天都峰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爬天都峰我想对小女孩说注意安全!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天都峰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峰头远眺云山相连,江河一线,遥接大海,俯瞰群山,千峰竞秀,万水奔腾,美不胜收。《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讲的是小作者爬天都...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1、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2、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3、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4、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5、生子当如孙仲谋。6、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7、上盈其志,下务其...
-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全诗的意思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全诗的意思,,相信很多人都在课本中背过古诗词,但是过不了多久有些人就忘记了,很多人都很好奇《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全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其实这首诗的全文为: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意思为:江边的城楼像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渐晚去,我登上谢朓楼眺望晴空。两岸的溪水如明镜一样,两桥好像落入人间的彩虹,人间烟火缭绕在橘柚之间...
-
高中望海潮原文及翻译
高中望海潮原文及翻译,,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 〔宋代〕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译文: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
-
一二年级李商隐的诗
一二年级李商隐的诗,,小学二年级李商隐的古诗有18首,分别为:送崔珏往西川李商隐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代赠李商隐杨柳路尽处,芙蓉湖上头。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鸳鸯可羡头俱白,飞去飞来烟雨秋。桂林李商隐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
-
清明节之前:寒食节
清明节之前: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不准动烟火,只能吃冷食凉菜,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他追随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重赏随从。介子推却未得赏赐,与母隐居绵山(即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的介山)。后来,文公要给他封官赐爵,他却坚辞不受。文公无奈,只得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没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烧死在山中。后因寒食和清明相连,逐渐合为一个节...
-
黄河颂读后感800字
黄河颂读后感800字,,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黄河,以一种英雄的气概,横扫在中华大地之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伟大的精神,英雄的气魄,豪爽地荡漾,激情地澎湃,就是你!--黄河!上下五千年,多多少少的英雄故事,在你的身旁出现,历史在你的身边左右纵扫!你哺育了多少英雄儿女,华夏民族被你的气魄所感化!伟大而又坚强,伟大而又坚强!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
-
刷子李二课时
刷子李二课时,,一、谈话引入1、谈话: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手艺人,他就是一《刷子李》 。[板书课题]2、解题:怎么叫刷子李呢?3、简单介绍作者冯骥才及本文出处。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是东南水路的门户,有守卫京都的意思。即今天的塘沽码头。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