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20个重点句子及翻译
1、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2、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打败刘邦的军队。
3、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4、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5、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
6、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对 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7、樊哙就进去了,揭开帷幕面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直坚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
8、请让我进去,和他们拼命。
9、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
10、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
相关内容
-
鸿门宴是谁写的
鸿门宴是谁写的,,鸿门宴,节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十岁时,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
-
黄河的主人公是谁
黄河的主人公是谁,,是大禹。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
-
王昌龄的出塞诗中提到飞将军李广的句子是
王昌龄的出塞诗中提到飞将军李广的句子是,,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奔放豪迈、雄浑劲健。他诗的风格深沉悲壮,意境深远,他的边塞诗大多表达了他的渴望建功杀敌,保家卫国的思想。他被称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也大多以七言绝句为主,也是他写的最好的,有一种区别于其他边塞诗人的气质。他还描写了很多边塞将士,最著名的就是他描写飞将军李广的诗句:“但是龙腾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不光是对李广...
-
鸿门宴你想对项羽说什么
鸿门宴你想对项羽说什么,,1、对项羽说,莫让恻隐之心败了大事,因当机立断对刘邦说,人应该抓住机会,还可以重振旗鼓,再来拼搏 。2、《鸿门宴》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
-
人物素材积累:《鸿门宴》项羽
人物素材积累:《鸿门宴》项羽,,项羽其人项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楚国将门后裔,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二十四岁的项羽,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与之有关...
-
鸿门宴全文翻译
鸿门宴全文翻译,,楚军将要攻取关中,到达函谷关,有刘邦的军队把守,不能进入。又听说刘邦已经攻破咸阳,项羽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于是项羽进入关中,到达戏水之西。刘邦在霸上驻军,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军队中掌管军政的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应有尽有。”项羽很生气,说:“明天犒劳士兵,替我打败刘邦的军队!”这时候,项羽的军队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十万,在霸...
-
黄河颂读后感800字
黄河颂读后感800字,,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黄河,以一种英雄的气概,横扫在中华大地之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伟大的精神,英雄的气魄,豪爽地荡漾,激情地澎湃,就是你!--黄河!上下五千年,多多少少的英雄故事,在你的身旁出现,历史在你的身边左右纵扫!你哺育了多少英雄儿女,华夏民族被你的气魄所感化!伟大而又坚强,伟大而又坚强!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
-
大禹治水是哪条河
大禹治水是哪条河,,在《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当中,大禹治的是黄河。而且主要治理的部分是黄河壶口开始的下游部分。大禹是黄帝的后代,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他的父亲鲧的治水失败经历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
-
鸿门宴而的用法
鸿门宴而的用法,,《鸿门宴》而的用法:1、而待将军。连词,而是。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表转折,却。3、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连词,表相承。4、项王按剑而跽。承接连词,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5、立而饮之。连词,表连接。6、拔剑切而啖之。连词,表承接。7、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承接。8、而听细说。表转折,反而。9、拔剑撞而破之。连词,表承接。《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
-
鸿门宴是由哪个人设立的
鸿门宴是由哪个人设立的,,历史上,奠定楚汉之争基础的鸿门宴,是由项羽设立的。《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
-
鸿门宴写作背景简介
鸿门宴写作背景简介,,事件背景:公元前206年,当时为沛公的刘邦率领义军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入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以防项羽进关。当时项羽刚刚于巨鹿之战取得胜利,并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正向关中进攻。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得知刘邦已经攻陷关中,一怒之下攻陷了关隘,并推进至戏水之西。刘邦当时与其军队同处霸上,暂未会见项羽。当时项羽的兵力大约是400,000 人...
-
鸿门宴背景
鸿门宴背景,,1、鸿门宴的背景出自公元前206年的秦朝。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2、这次宴会在秦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3、“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
-
鸿门宴是小说吗司马迁
鸿门宴是小说吗司马迁,,《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形...
-
鸿门宴的故事简述
鸿门宴的故事简述,,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和张良是好朋友,他连夜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良。刘邦和张良商议后,在第二天早上带着100多人来到鸿门见项羽。刘邦恭敬地对项羽说,我从来没有在关中称王的打算,我只不过是来为将军打前站的。项羽见刘邦这样说,便设宴款待刘邦。席间,项羽的军师范曾多次向项羽使眼色,让他杀了刘邦,但项羽迟迟下不了决心,于是范增便找来了项羽的堂兄弟项庄,让他假装在酒席上舞剑,趁机杀掉...
-
司马迁鸿门宴写作背景
司马迁鸿门宴写作背景,,《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了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及刘邦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是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的原因。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
-
鸿门宴背景资料
鸿门宴背景资料,,当时天下反秦烽火遍起,而最有希望率先攻入都城咸阳的只有刘邦和项羽,发兵之前二人约定好,谁先进入关中,就可以做关中王。随后项羽率领大军长驱直入,一路遇到秦军主力部队,双方激战不止,项羽破釜沉舟,连战连捷,终于击溃了秦军主力,这时候才传来刘邦已经进入咸阳的消息。公元前206年,当时尚为沛公的刘邦率领义军一路避开秦军主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就过了函谷关,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
-
鸿门宴词语解释
鸿门宴词语解释,,词句注释1.行略定秦地:将要夺取秦国本土关中之地。行,行将,将要。2.王(wàng):称王。3.旦日:明天。飨(xiǎng):用酒食款待,这里指犒劳。4.说(shuì):劝说。5.幸:宠幸,宠爱。6.气:预示吉凶之气。汉代方士多有望气之术,认为望某方云气即可测知吉凶。7.左尹(yǐn):令尹的辅佐,为楚国官名。8.善:亲善,跟……要好。9.具:全部。10.毋(wú)从俱死:不要跟...
-
黄河颂200字读后感
黄河颂200字读后感,,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黄河意味着华夏民族,意味着腾飞,意味着母亲。 我很不幸,因为在这十几年中,我未曾拜访过母亲——黄河,对于一个炎黄子孙来说,这是一种不孝。 人们都说母亲是宽宏的,母亲是无边的,虽然我未曾领略过母亲的魅力,但在梦中,在心中,母亲用她的惊涛骇浪浊流宛转,激励着我,关怀着我。 一声声浪声,让我的心飘进了母亲的怀里,她用她的气吞山河之势领着我奔腾,领着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