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分段划分
第一段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缘由:应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写。这段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制。
第二段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壮阔湖景,提出一个看法。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睹此的伤感心情。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相关内容
-
社戏段落划分
社戏段落划分,,分段及段意:第一部分(1-4):平桥村是我的乐土。第二部分(5-23):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第三部分(24-39):偷豆以及六一公公夸奖我。第四部分(40):我回忆那夜的好戏和罗汉豆。《社戏》是鲁迅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了“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
-
田忌赛马分段
田忌赛马分段,,课文是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可分成三段:第一段(一、二节)初赛失败。写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次三场都失败了。这一段重点讲了比赛的规则和方法,以及田忌三场都失败的原因。本段中写“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说明彼强我弱。可是比赛的时候却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所以田忌都失败了。“各自”是各人自己的意思,这个词说明各人自己给马分等级,决定出场顺序,田忌如...
-
麻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麻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的。《麻雀》课文主题:课文讲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热情地歌颂了“母爱”这种强大的力量。《麻雀》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3自然段):讲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的经过。第二段(第4-5自然段):讲老麻雀在庞然大物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歌颂了伟大而高尚的母爱。第三段(第6-7自然段):讲猎...
-
枣儿分几个部分
枣儿分几个部分,,一、分段《枣儿》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旧时同窗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写朋友倾吐思乡之情。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提示文章中心思想。二、课文主题全剧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亲情的渴望,反映了我国在现代...
-
搭石3、5自然段怎么写一段话
搭石3、5自然段怎么写一段话,,课文《搭石》分段如下:第一段(第1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搭石。第二段(第2~4自然段):赞美搭石。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第三段(第5自然段):搭石联接着乡亲们的情感。本文作者(刘章)写了自bai己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作者借摆搭石、...
-
跟踪台风的卫星阅读理解分段
跟踪台风的卫星阅读理解分段,,题目:1.这段话中描写台风凶恶的词语是 和2.给下列词语选择合适的反义词,画上”” 。自豪-—— 自信自卑 惊慌一(冷静安静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成打比方的句子。(1)狂怒的台风像(2)碧绿的田野像4.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正确的标点。5.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气象卫星有的作用。参考答案:1.暴跳如雷疯狂2.自卑冷静3. (1 )巨兽(2)绿毯4.“!。”,5.预...
-
大自然的语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
大自然的语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和意外的惊喜,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此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
-
方帽子店的主要内容
方帽子店的主要内容,,《方帽子店》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直到有一天人们觉得方形的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人们尝试着做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再后来在方帽子店的对面开了一家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方的。人们逐渐的进入新帽子店,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方帽子店》课文分段:...
-
报任安书是谁写的
报任安书是谁写的,,司马迁《报任安书》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回信。作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饱满的感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第一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第二段,说明自己因受宫刑,已不属士大夫之列,难以参预朝议。第三段,陈明自己惨遭宫刑的原因。第四段,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第五段,进一步说明自...
-
临安春雨初霁填空
临安春雨初霁填空,,《临安春雨初霁》情境默写:1.《临安春雨初霁》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2.《临安春雨初霁》中“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两句采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浇薄,同时诗人自问为什么过客居寂寞无聊的生活。3.《临安春雨初霁》中“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两句,...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全诗如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全诗简短赏析:“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
-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什么的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什么的景色,,这首诗其实主要描绘的是春末夏初时期,西湖的晴天和雨天不同时间段的景色,在晴天的时候阳光照耀在西湖上,到处都是波光粼粼的,景色看起来相当艳丽,而雨天的时候烟雨蒙蒙下的西湖又是不一样的景色,烟雨朦胧,周围群山若隐若现,像是进入仙境一般。甚至在诗中还将西湖直接比作了西施,不论是淡妆还是浓抹,总是那么的美丽多娇,这也看出诗人对于西湖的景色是很推崇的。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
-
中国石拱桥全文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全文说明方法,,《中国石拱桥》运用了灵活多样的说明方法,使人对说明对象留下了准确、鲜明乃至生动的印象。这里说说主要的几种方法。1、总分说明:先总说,后分说(有时再总说),这种方法就是总分说明。分说的部分又叫分项说明。比如说明赵州桥的第二段(全文第五段),先总说它的外形和设计施工上的特点,再分四点具体说时它的特点,然后再进行总说。这种说明方法能给人以完整、清晰而有条理的印象。有的在分说时不...
-
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景色壮丽的句子
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景色壮丽的句子,,登岳阳楼杜甫诗中具体描绘洞庭湖景色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一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气势磅礴的特点,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登岳阳楼》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
-
大自然的语言6到10段说明方法及作用
大自然的语言6到10段说明方法及作用,,文章分段为:第1至3自然段:从丰富的物候现象入手,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第4至5自然段: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第6至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即纬度因素、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第11、12自然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课文第7段至第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说明的,顺序不能打乱...
-
饮湖上初晴后雨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是西施美人,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好,总是能够很好的烘托出她的美丽以及她迷人的神韵。最后两句的原诗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苏轼所写的,在最后这两句里面的西子当然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这首诗主要是赞美了西湖的景色特别的美丽,在开头的时候,首先写的是晴天下的西湖美丽景色,后面则写了烟雨蒙蒙之...
-
描写景色的诗句(二)
描写景色的诗句(二),,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霄》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答问》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独步江畔》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游湖》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滁州西涧》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湖上》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送春》飘飘何所...
-
说木叶论点
说木叶论点,,1、作者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通过说明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说明了古诗词中的暗示性艺术。2、分段感知: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3、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4、第3段,说明木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