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和词语的区别举例说明
成语一般是有典故的,有来源的,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一般由两个字组成。成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大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内容
-
举例说明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举例说明语境对词义的影响,,1.语境使词义单一化。如:老,有“岁数大”“死”的多种义项,但是在具体语境下,如“祥林嫂老了”,就知道这里的“老”是“死”的意思。2.语境使词义具体化。如“削球”指的是“乒乓球”。3.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如“煎鱼”的鱼一般是死的,增添了“-活”的义素。4.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如“走进公园欣赏梅花”就把“盲人”排除了。语境对语言理解的补充,主要表现在对语言的深层含义和...
-
理想的风筝文章
理想的风筝文章,,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
荷花淀结构划分
荷花淀结构划分,,第一部分:(第1~31自然段)水生参军,夫妻话别(故事开端)。①月夜编席(第1~4自然段);②夫妻话别(第5~29自然段);③水生离家(第30~3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32~61)自然段探望丈夫,归途遇险(故事发展)。①探望丈夫(第32~38自然段);②扑空归来(第39~47自然段);③淀上遇险(第48~61自然段)。第三部分:(第62~85自然段)伏击歼敌,锻炼成长(故事高...
-
敬业与乐业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敬业与乐业论证方法举例说明,,《敬业与乐业》论证方法举例说明:1.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2.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以使论证通俗易懂。3.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4.口语和演讲特色的体现: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
-
包身工划分段落
包身工划分段落,,文章结构划分为:第一部分(1-8段)记叙包身工清晨起床的情况,描述她们恶劣的居住条件;介绍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说明包身工产生的背景。第二部分(9-17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描述她们恶劣的饮食条件;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第三部分(18-25段)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描述工厂劳动条件的恶劣,揭露包身工所受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在中国的日本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第四部分...
-
紫藤萝瀑布文章结构
紫藤萝瀑布文章结构,,《紫藤萝瀑布》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六段):文章从作者赏花写起。作者正面细致描写紫藤萝花,描绘非常形象、优美,依次描写了花瀑、花穗、花朵,从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层次感强。第二部分(第七至第九段):作者很自然的从赏花写到忆花。作者在本段中由对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色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
-
孤独六讲
孤独六讲,,《孤独六讲》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但《孤独六讲》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作者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
-
田忌赛马背景
田忌赛马背景,,1、《田忌赛马》的历史背景:公元前四世纪的中国,处在诸侯割据的状态,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在魏国作官的孙膑,因为受到同僚庞涓的害,被齐国使臣救出后,到达齐国国都。2、《田忌赛马》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主要讲述了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进行赛马比赛反败为胜的故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战...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啊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此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
-
反问句的作用表达效果
反问句的作用表达效果,,大家在看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文章里面会有一些反问句,那么反问句的作用表达效果是什么呢?其实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就是增强语言感官上的气势强度,简单来说反问句就是通过一种疑问的句式来反向表达自己原先想要表达的确定的观点,通过这种句式可以让本来就确定的意思二次增强,体现出一种极强的语感和感情上的感染力。通过这种对于简单陈述句的修饰,我们可以升华一篇文章,让读者更加直接,更加深切的看出...
-
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资料50字
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资料50字,,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啊的读音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啊的读音,,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此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
-
大自然的语言仿写一段话
大自然的语言仿写一段话,,仿写:你看那粉红的荷花。这是大自然的语言。她粉红的脸蛋。告诉人们夏天就要到了。你看那冰山上的积雪。也是大自然的语言。那积雪告诉人们:登山记得添衣保暖。你看那金黄的树叶。这是大自然寄给人们的一封信。大自然在信里写着:秋天即将来临。你看那树木的肚子。这是大自然的语言。一圈圈的年轮。陪伴大地走过千万年。解析: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
-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
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植树的牧羊人》优秀教案导入新课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 成了流着奶和蜜的田园,今天,让我们走进《植树的牧羊人》,看看是什么精神在支撑他。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2.理解牧羊人的品格。3.理解牧羊人奇迹的意义。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情...
-
田忌赛马启示
田忌赛马启示,,田忌赛马的寓意是:我们要在劣势中找到优势,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懂得扬长避短,方能取得胜利。遇到事情可以尝试新的思路,没必要循规蹈矩去做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要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懂得扬长避短。2、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田忌采用孙膑之计,只是将自己参赛的马与国王的马在等级上进行了调整,事物的结构有了变化,就发生了量变,这种量变最终转化...
-
理想的风筝买
理想的风筝买,,《理想的风筝》是2006年10月1月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苏叔阳。 该书通过对刘老师的回忆讲述春天放风筝的情景。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
我看他人太疯癫
我看他人太疯癫,,由《桃花庵歌》中: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改写而来。《桃花庵歌》是明代文学家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中诗人以桃花仙人自喻,以“老死花酒间”与“鞠躬车马前”分别代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以富贵与贫贱的各有所失,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自己平凡真实中带有庸俗消极一面的真实内心,带有愤世嫉俗之意气。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却蕴涵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
-
包身工层次划分
包身工层次划分,,1-6段:(四点一刻)起身。7-11段:包身工的来源 、身份。12-14段:(四点半后)早餐。15-22段:雇佣包身工的原因。23-32段:(五点)上工。33-34段: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的膨大。35-47段:(十七点)放工。48-50段: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包身工》是中国现代作家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一篇报告文学,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里包身工的情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