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教案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
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歌,由此简单介绍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了解唐诗的基本情况。今天共同学习一首近体诗《野望》。
2.了解律诗。
让学生自由朗读《野望》,读准节奏,看看押什么韵,韵脚在什么位置,进而学习课后补白“关于律诗”,画出关键信息,教师补充介绍。
律诗要符合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押平声韵,二是颔联、颈联必须对仗,三是平仄要正确,四是字数整齐。对仗分为工对和一般的对偶,工对要求较高,不仅字数、结构要相同,词性也要相同。专用名词对专用名词,人名对名,地名对地名。
3.学习重点词语。
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词语,并注意易错字字形。
东皋:作者家乡,归隐之地。皋,水边地。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采薇:采食野草。据《史记·伯夷叔齐列传》,商未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4.疏通文意。
让学生朗读诗歌,小组合作交流,说说这首诗歌的大意,并简单概括。首联:以叙事为主,交代人、事、物;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
5.文本赏析。
(1)设问:诗人眺望原野,看到了哪些景物?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明确: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描写了一幅山中秋晚图。
(2)设问:品读尾联并思考,“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诗人是运用什么手法来传达这种情感的?
明确:王绩并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在这里诗人巧用典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跨越千年去寻找知己,这是怎样的一种旷古的落寞,旷世的情怀啊。
6.全体朗读诗歌,进一步品味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