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五首教案
唐诗五首教案,,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歌,由此简单介绍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了解唐诗的基本情况。今天共同学习一首近体诗《野望》。2.了解律诗。让学生自由朗读《野望》,读准节奏,看看押什么韵,韵脚在什么位置,进而学习课后补白“关于律诗”,画出关键信息,教师补充介绍。律诗要符合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押平声韵,二是颔联、颈联必须对仗,三是平仄要正确,四是字数整齐。对仗分为工对和一 ...
-
七律长征是一首什么诗
七律长征是一首什么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 ...
-
七律是唐诗的一种吗
七律是唐诗的一种吗,,七律是唐诗体裁分类里律诗中七言律诗的简称。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七言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代表作品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 ...
-
书愤是七言律诗吗
书愤是七言律诗吗,,《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 ...
-
书愤是陆游的七绝名篇吗
书愤是陆游的七绝名篇吗,,《书愤》不是陆游的七绝名篇,文学体裁是七言律诗。《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 ...
-
唐诗五首哪首诗的颔联不符合律诗要求
唐诗五首哪首诗的颔联不符合律诗要求,,应该是崔颢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因为不严格符合格律,所以读的时候就会有声调的调整,如不复返的不字就读成了二声。《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文内容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意:驾过 ...
-
七律每两句为联分别是
七律每两句为联分别是,,七言律诗每一句(用句号分开)又叫一联,从上到下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首联,是律诗中的第一联,不要求对仗,因其居于一首七言律诗的开头而得名。唐代崔颢《黄鹤楼》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就是首联。颔联,读音为hàn lián,是律诗的第二联,要求对仗。颔,又称下巴、下颔、下巴颏,是位于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唐代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
-
涉江采芙蓉是五言律诗吗
涉江采芙蓉是五言律诗吗,,不是,律诗的格律要求严格,而且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这首诗是一位漂流异地失意的人,怀念他在家乡的妻子,写出欲归不得的愁苦心情。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咏,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 ...
-
唐诗五首哪一首颈联不符合律诗要求
唐诗五首哪一首颈联不符合律诗要求,,唐诗五首里《黄鹤楼》颈联不符合律诗要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属于半对半不对,“不复返”和“空悠悠”对不上。从对仗的角度来看《黄鹤楼》虽然不是正格,但也是律诗别格的一种,颔联不对仗而全诗仅有颈联对仗的,被称之为蜂腰格。《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 ...
-
唐诗五首中哪一首诗的颔联不符合律诗要求
唐诗五首中哪一首诗的颔联不符合律诗要求,,唐诗五首中崔颢的《黄鹤楼》的颔联不符合律诗要求。《黄鹤楼》唐·李白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在晴天的时候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 ...
-
唐诗五首哪一首颔联不符合律诗要求
唐诗五首哪一首颔联不符合律诗要求,,律诗有四联,按顺序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一般情况下,律诗的颔联和颈联需要对仗,但也允许特殊情况存在。什么是对仗?对仗,可以简单理解成过年贴的“对联”,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对仗的一联中的两句可称为“上下联”。对仗分为好几种,一般可分为“工对”、“宽对”、“流水对”等。 ...
-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及各自的特点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及各自的特点,,在我们中国历史上诗歌的形式有非常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律诗和绝句了,律诗和绝句都是近体诗,律诗一般每一首都8句,每句5个字的诗叫做五言律诗,简称叫做五律,如果是每句7个字的话,那么这种律诗叫做七言律诗,因为每句诗都是七个字的,所以简称又叫做七律,而相对于律诗来说,绝句每首仅仅只有4句,每句5个字,简称为五绝,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是五言绝句,如果是每句7个字的绝句,那么就叫 ...
-
书愤中作者有哪四愤
书愤中作者有哪四愤,,《书愤》中作者的四愤有:世事艰、空自许、鬓先衰、国无人。作者的“愤”中含“恨”、“愤“中含”悲”、“愤”而生“凉”、”愤“而生“叹”,从而形成了本诗沉郁豪放的风格。《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 ...
-
七律七绝七言的区别
七律七绝七言的区别,,区别: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的句子数量不同。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简称七律。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简称七绝。1、“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这个“律”字就代表格律,所以七言律诗必然是遵守平仄格律的近体诗。但是绝句中的“绝”字是指“四句为绝(截)”,并不是指格律。所以“七言绝句”这个概念并不是遵守平仄格律的“七绝”,他还包括了不遵守平仄格律的“七言古绝”。七言律诗起源于南 ...
-
七律和七绝的区别
七律和七绝的区别,,七言绝句是指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的诗;七言律诗则是每首八句。(1)律诗: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2)绝句: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 ...
-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1、起源不同:律诗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绝句起源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其名称可能来自六朝文人的“联句”。2、字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较多,六言绝句极少。按格律要求的严格程度,可分为律绝和古绝。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律诗句子字数 ...
-
梅岭三章是律诗还是绝句
梅岭三章是律诗还是绝句,,《梅岭三章》是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全诗赏析如下:第一首诗的前两句用倒接法。照理说诗意顺序应是先写革命事业的开创自然是备极艰难,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再谈如今自己面临即将来到的牺牲的心情。但做诗要是顺着这个意思去写,就显得太平实。诗人把“断头今日意如何”一提前,恰似睛空中的一声惊雷,把一个革命者面对牺牲的情景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给 ...
-
登岳阳楼情景默写
登岳阳楼情景默写,,1、登岳阳楼【作者】杜甫【朝代】唐代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登岳阳楼概述诗圣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诗篇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达了报国无门的哀伤。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二首是七言律诗,表达的也是爱国忧民之情。 3、【 ...
-
登高咏菊尽罗隐赏析
登高咏菊尽罗隐赏析,,《登高咏菊尽》赏析:《登高咏菊尽》是唐末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说深秋菊花迟迟开放,是为了避开兰苏炫耀芬芳的时节,言近旨远,含蓄蕴藉。“阳和”指春煦之气;颔联下句说菊花得不到春天的一点恩惠,隐喻自身沉沦,怀才不遇,饱含幽怨愤德之意。颈联上句运用反问手法,明说菊花生处不容靠近“玉阶”,暗指诗人沉沦下层、晋升失路。诗歌照应紧密,“偶得存”照应诗题中的“尽”字,“篱畔霜前” ...
-
唐诗五首群诗教学
唐诗五首群诗教学,,1.诵读诗歌 把握律诗对仗押韵特点2.描绘画面 写出诗人笔下景物美感3.知人论世 探究诗人灵魂深处情怀4.学生需通过自主学习先行描绘诗人笔下的景物画面,初步感知诗人的情绪情感。《唐诗五首》选入五首唐朝律诗,有五言,有七言。《野望》写田园风光,抒发诗人孤独、彷徨之情;《黄鹤楼》写登临之景,抒发诗人吊古伤今、思念家乡之情;《使至塞上》描绘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表现对个人荣辱浮沉的达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