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给我的启示
首先,我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深有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智慧。这句话是提醒人们用踏实的态度对待学习,来不得半点虚伪。要养成踏实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我在平时的学习中,总是不懂装懂。因为我的学习成绩比较好,老师经常表扬我,我就有点膨胀了。平时老师问我问题,问我懂不懂,我总是点点头说懂了懂了。其实我还是一知半解,根本不懂。但我不想在老师面前暴露我的无能,只好这样虚伪的说。过后也没有努力的去弄明白,真的是得不偿失。
学习了这句话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大胆地承认自己的不懂也是一种智慧。以后我一定会学习古人的这种学习态度,对于没有弄懂的知识要去问老师,问同学,直到弄懂,这样我们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懂得更多的道理。
其次,是朱熹的“读书有三到”,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诵。“心到”,是“三到”中最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仔细,也会读得正确并记忆犹新。
我平时在读书的时候,就是没有做到“心到”,一篇要背诵的很短的文章,总是读来读去也背不出来,虽然口在读,眼在看,思想却不集中,三心二意。最后就算背诵出来了,对于一些字词的意思也不理解,默写的时候也容易错漏百出。
人生有许多种选择,但与书为伴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过着什么样的人生,也无论多么聪明,如果没有书籍的陪伴与指点,就会走很多弯路。无数哲人的不朽著作,构筑起人类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大源泉。浩瀚书海,茫茫无边,只有正确的读书之法,才能让你事半功倍。
让我们学习古人读书的好方法,载着自己的一叶扁舟,在书海里尽情地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