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节形成原因

魏晋南北朝文人乡土情结产生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结束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局面,成为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分裂,战争频发,致使人们远离家乡亲人。正因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文学作品,其中蕴含文人乡土情结的佳作艺术成就颇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文学作品并非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横空出世的,先秦两汉时期为此类文学作品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寻根溯源,有助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乡土情结产生的原因。

乡土情结渊源:

念乡怀土是远行之人的普遍心理,魏晋南北朝时期流传着大量满含乡土情结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学题材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乡土情结发轫于先秦两汉时期,与古代人民安土重迁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又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乡土情结是历代文人共通的情感之一,其思想根源是古人在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安土重迁的观念。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对土地的崇拜与眷念成为游子的精神寄托和归宿,是人们产生安土重迁思想的重要原因,更是远离故土的人们产生乡土情结的情感基础。

乡土情结是每一个漂泊他乡的人对故园的怀念,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游子的思乡怀归情怀。古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无处寄托,于是他们把心中对故土的依恋记录下来,成为流传至今的佳作。

乡土情结既受到农耕文明的影响,又得到儒家文化的熏染,在《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等诗文中传承拓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