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进大观园儿童故事

《刘姥姥进大观园》儿童故事

秋尽冬初,家中冬事未办,狗儿心中烦虑,喝了几杯闷酒,在家无端寻事。

刘姥姥看不过去,便劝道:“姑爷,你别怪我多嘴,庄户人家,哪一个不是守着多大碗吃多大的饭。你托老人的福,从小吃喝惯了,有了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如今咱们虽在城外,终是天子脚下,遍地皆是钱,只可惜没人去拿罢了。”

狗儿道:“难道叫我去打劫?”

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划到了,靠菩萨保佑,有机会也未可知。你们原和金陵王家是亲戚,何不去走动走动。他们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壮呢。”

狗儿一听有理,便让老老带板儿去试试。

于是,刘姥姥带了板儿进城。那时,荣国府正是兴旺时期,大门前石狮子旁,簇拥的马车轿车进进出出,几个挺胸凸肚的人指手画脚坐在门前。刘姥姥陪笑着上前,打听一个在内当差的远房亲戚。那些人便让她绕后街门进去。

那亲戚原先得过狗儿帮助,又想在刘姥姥面前显弄自己在贾府的体面,便答应带她去见凤奶奶。进了凤姐的院门,先见了平儿,倒了茶,等着见凤姐。

刘姥姥闻得一阵香气扑面来,身子似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忽听得咯当咯当的响声,似乎打箩筛面一般,不免东瞧西望,只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坠着一个秤砣般的东西,不住的乱晃,“当”的一声,如金钟铜盘一般,吓了一跳。正待问时,忽听丫头说:“奶奶来了。”

刘姥姥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

凤姐忙说:“不拜罢,我年轻,不大认得,也不知是什么辈分,不敢称呼。”

刘姥姥叫板儿出来作揖,板儿躲在身后,死活不肯。

凤姐道:“亲戚家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有人似的。”

刘姥姥忙念道:“是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看着也不象。”

凤姐笑道:“不过赖着祖父虚名做个穷官罢了,不过旧日的空架子。朝廷还有三门穷亲戚,何况你我。”说着叫人抓些果子给板儿吃。

刘姥姥身心方安,便说道:“我今日带了你们侄儿来,不为别的,只因他爹娘在家里连吃的也没有了。天气又冷,只得奔了你老来。”一边推板儿:“你爹在家怎么教你的?打发咱们来作什么?只顾吃果子。”

凤姐早已明白:“不必说了,我知道了。”便安排一桌客肴,叫刘姥姥板儿过去吃饭。

吃完了,刘姥姥咂嘴道谢。

凤姐道:“论亲戚之间,原该不待上门就有照应才是。但家中事情太多,太太又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的,我接着管事,都不大知道那些亲戚。大有大的难处。你既大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向我开口,怎好叫你空手回去。可巧昨日太太给丫头们作衣裳的二十两银子还没动呢,你不嫌少,就先拿了去。”

刘姥姥眉开眼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腰还壮呢。”

凤姐笑而不睬,叫平儿把昨日那包银子取来,又拿出一串钱来,都送到刘姥姥面前。

刘姥姥千恩万谢,拿了银钱,告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