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名句赏析

《听听那冷雨》名句赏析:

1、听听,那冷雨。

文章先后四次重复了“听听那冷雨”这句话,但毫无拖沓、累赘之嫌,它犹如缠绵的雨丝,婉转凄清,浸润了文章的字里行间。

2、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

化用了“梧桐树,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直接引用古诗词原文,或用典,或化用古诗词,给作品带来了古韵之美。

3、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从大陆吹向海岛“弥天卷来”的大寒流比作她(母亲)的裾边,来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4、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濑泻过,秋意便弥漫日式的庭院了。

连用“挟”“掀”“压”“泻”“扑”“弹”“刷”“鞭”“打”等动词,用词富于变化,凝练而准确,生动地表现了七月台风台雨的狂野。

5、至于雨敲在鳞鳞千辫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使用“轻轻重重轻轻”“潺潺”等叠词,长句短句交织,既富有节奏感,又写出了雨的声韵。运用通感手法,“密织成网”把可听的雨声转换成可视的网,形象地写出雨声之密。“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又把雨声转换成触觉的按摩,形象地写出雨声悦耳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