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离
第二小节:青年新婚,夫妻分别,乘轮船来往相聚
第三小节:中年丧母,天人永隔,到墓前祭奠哀思
第四小节:直到如今,陆台两处,隔海峡期盼统一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相关内容
-
乡愁余光中日期
乡愁余光中日期,,余光中的《乡愁》创作年代是1972年。《昆明的雨》课文主题: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恬然的生活的留恋。者写昆明的雨却不单纯写雨的特点,还写了昆明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这样的写法符合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从昆明的雨写起,写...
-
那个星期天全文概括
那个星期天全文概括,,1、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从早到晚,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她出去玩的经历。写了“我”的第一次盼望,这场持续了一整天的等待,最终以落空而告终。表现了“我”由满怀期待到委屈伤心的心理过程,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操持家务的辛苦。2、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第二部分:细致描写“我”从满怀希望、兴奋雀跃到疑窦暗生,但是仍然在焦急...
-
乡愁余光中选自
乡愁余光中选自,,《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浅...
-
乡愁余光中古诗
乡愁余光中古诗,,1.《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2.《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
-
氓是什么寓意
氓是什么寓意,,氓是古代称民(特指外来的):氓隶(充当隶役的平民)。《氓》是春秋时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涧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李报桃,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卫风 . 氓》表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和怨恨感情,鲜明的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诗...
-
乡愁余光中优秀教案
乡愁余光中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2)理解诗歌的特点:音乐美、情感美。(3)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思乡怀亲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健康的艺术审美情趣。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目的: 1.培养阅读现代诗歌的能力;2.认识掌握托...
-
乡愁余光中划分节奏
乡愁余光中划分节奏,,《乡愁》现代诗人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创作背景:该诗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
-
乡愁余光中写作手法
乡愁余光中写作手法,,乡愁余光中写作手法:《乡愁》一首非常有内涵的诗从诗的格式而言,明显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借用排比加强语势和表现力,使那浓浓的乡愁流溢至。《乡愁》创作背景: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
-
乡愁余光中停顿
乡愁余光中停顿,,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
-
乡愁余光中改写
乡愁余光中改写,,小时候,离家求学,总是想起母亲在灶间忙活的身影。学会写字之后第一次写信,用稚嫩而笨拙的笔迹,写下对母亲的挂念。我想象着她的惊喜,想象着她将如何自豪的告诉邻人,这是儿子寄来的第一封信,更想象着她是如何在无人的静静夜里,一遍又一遍地抚摸那些她并不认识的字。是的,我思恋我的故乡,那里有村头的大树,那里有慈爱的母亲,那里有我全部的童年。长大后,远渡重洋,寻求真理,故乡留下了我寂寞的新娘。...
-
乡愁余光中作者简介
乡愁余光中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2017),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入厦门大学。同年随父母去香港,次年到台湾。1952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7年主编《蓝星》周刊。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主编《现代文学》及《文星》。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返台任教。已出版诗集《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紫荆赋》《守...
-
乡愁余光中时间
乡愁余光中时间,,1、余光中的《乡愁》写作背景是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于1972年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2、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
-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余光中(1928~2017),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入厦门大学。同年随父母去香港,次年到台湾。1952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7年主编《蓝星》周刊。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主编《现代文学》及《文星》。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返台任教。已出版诗集《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紫荆赋》《守夜...
-
师说一
师说一,,《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赏析:首先是理论...
-
落花生是几年级的课文
落花生是几年级的课文,,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落花生》可以分为3段:第一段是1-3自然段,段意是收花生和种花生;第二段是4-14自然段,段意是我的哥哥姐姐和我与父亲讨论花生的好处;第三段是14自然段,段意是父亲的话印在了许地山(作者)的心里。《落花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其中种花生尝花生是略写,议花生是详写。《落花生》围绕落花生,作者详细了议花生,略写了种花生,收花...
-
牛虻读后感1000字左右
牛虻读后感1000字左右,,《牛虻》读后感在读过的小说中,伏尼契的《牛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的主人公牛虻更是让我感觉到震撼……亚瑟,书中描写道:他身体十分单薄,常常的眉,薄薄的唇纤细的手足,身上的没一个地方都过于精细,过于弱不禁风,看上去不像三十年代的英国中产阶级青年,倒像是十六世纪肖像画中的意大利人。如若让他安静地坐在那里别人一定误会以为他是一个身着男装的妩媚动人的女孩而不是男孩。但是就...
-
大江保卫战写了哪三个场面
大江保卫战写了哪三个场面,,大江保卫战写了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的三个场面。节选:7月27日 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
-
淘气包马小跳之跳跳电视台
淘气包马小跳之跳跳电视台,,我有一本书,叫跳跳电视台,这是著名的中国作家协会委员(青年作家)杨红樱编写的。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哦!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的一点也没有错,学无止境。人类时时刻刻是离不开书籍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是杨红樱最新创作的的儿、好玩有趣, 童小说系列,通过描写一群调皮孩子的快乐生活以及他们和家长、老师、同学、的好玩的故事.作品诙谐幽默其中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