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第一段分析
第一段写作者迷途知返和辞官归田的决心。表达了作者保洁守志的倔强精神,厌恶官场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
从小序看,《归去来兮辞》作于“乙巳岁”,为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距刘裕建立南朝刘宋政权还有15年,正是东晋末年时局混乱之时。陶渊明时年41,目睹世道人心,晋祚将移,遂绝有为之念,毅然归隐。从内容上看,全文围绕“归去”二字展开,可探讨“为何而归”“归后如何”两个问题。从主题上看,全文围绕“今是而昨非”展开,可探讨“何以是”“何以非”两个问题。
正文以“归去来兮”开篇,意即“回家去啊!”开门见山地喝出久蓄胸中之志,好像长吁一口闷气,感到浑身轻松自在。“田园将芜胡不归?”以反问语气表示归田之志已决。“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回顾当时为了谋生而出仕,使精神受形体的奴役,感到痛苦悲哀,现在已觉悟到过去的错误虽然无法挽回,未来的去向却还来得及重新安排。作者引用《论语·微子》中楚狂接舆的歌辞:“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加点化,形神俱似。“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则是觉醒和决绝的宣言。
他看穿了官场的恶浊,不愿同流合污;认识到仕途即迷途,幸而践之未远,回头不迟;一种悔悟和庆幸之情溢于言外。这一段是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寓理于情,读来诚挚恳切,在平静的语气中显示出思绪的变迁和深沉的感慨。
相关内容
-
最后一次讲演成语
最后一次讲演成语,,《最后一次讲演》成语:卑鄙无耻:品行低下,不知廉耻。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最后一次讲演》课文主题:闻一多先生在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最后一次讲演》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
哦,香雪700字的小说概要
哦,香雪700字的小说概要,,纯洁的雪,散溢默默的香,香雪,多么謦人心脾的名子啊。淡谈的散文情话里,香雪不仅仅是一个个小故事的中心人物,她还是小说的灵魂所在。铁凝对精神世界的无限追求在香雪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对“发卡”和“铅笔盒”欣赏角度的差异表现,也是凤娇与香雪在物质追求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哦,“哦,香雪”!第一次知道“香雪”还是从我高中语文老师的口中,那时老师以范文诵读全班,我凭耳...
-
最后一次讲演层意
最后一次讲演层意,,第一部分(1~3段):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第二部分(4-5段):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最后一次讲演》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在演讲中...
-
最后一次讲演如何分段
最后一次讲演如何分段,,第一部分(1~3段):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第二部分(4、5段):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演讲中,闻一多先生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先...
-
文青气质的特点
文青气质的特点,,文青其实就是文艺青年,他们和其他的人应该是格格不入的,甚至可以用完全不一样来形容。一个普通人和一个文艺青年,大家一眼就能够分辨出来。他们更加在乎外界事物对于本身的感受,那么下面就来和大家说说文青的特点是什么?文青气质的特点,拥有自身独特的魅力,精神世界丰富而广阔,行事低调,追求一种“低处生活”的自由状态,拥有天马行空的才华。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所谓的文青是的特点是什...
-
最后一次讲演人称的作用
最后一次讲演人称的作用,,最后一次讲演人称变化的好处:1.由“他们”变为“你们”,表现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2.“你们”“我们”相连相对使用,表达讲演者坚定的立场。《最后一次讲演》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在演讲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也代表了闻一多的决心。原文节选:...
-
拿来主义是褒义还是贬义
拿来主义是褒义还是贬义,,1、贬义词,形容不事实求是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照般照用不结合中国实际,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照般西方。2、拿来主义就是针对国民政府崇洋媚外,出卖民族文化遗产的投降主义。二是针对革命文艺阵线内部的两种错误倾向,即割断历史,全盘否定的“左”倾错误和拜倒在洋人脚下,主张全盘吸收的右倾错误。3、《拿来正义》虽然涉及到文化问题上一个很大、很重要的理论问题,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理论文章,而是...
-
最后一次讲演200字随感
最后一次讲演200字随感,,多年以来,《最后一次讲演》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为争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我是被闻先生精神感动的后来者之一。为追寻先烈思想演进的轨迹,我开始阅读厚厚一册的《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在读到谱中收录的那篇著名的演讲时,我本准备一瞥而过的,但就是在这一瞥中,我的眼睛倏然被一段突兀的句子撞击了一下,就在闻先...
-
梅岭三章写于哪里
梅岭三章写于哪里,,《梅岭三章》诗碑现建于大余县梅关乡梅山村黄坑北侧山坡上。广东省南雄一块《梅岭三章》手迹诗碑。《梅岭三章》是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
-
水浒传读后感120字左右免费
水浒传读后感120字左右免费,,1、《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2、读了《水浒传》,我深深地感到: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他们为了正义,...
-
最后一次讲演划分部分
最后一次讲演划分部分,,第一部分(1~3段):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第二部分(4、5段):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
最后一次讲演分几段
最后一次讲演分几段,,第一部分(1~3段):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第二部分(4、5段):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主要内容:演讲中,闻一多先生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
-
110接线员晚上能睡觉吗
110接线员晚上能睡觉吗,,110接线员是轮班制度,有值夜班的接线员,所以代表我们的110线路晚上也是有人接线的,为了保障我们的安全,专线必须得24小时待命,。110接线员一般派遣制 ,忙的时候,最快的人可以接到700个电话,而且接线员的上班精神是要高度集中的,因为可能不小心错过的一个电话就是救命的电话。虽然可能有时候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电话,但是警察叔叔和接线员们都是认真对待每一个电话的,所以大家...
-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在什么地方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在什么地方,,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距县城36千米。《狼牙山五壮士》课文主题: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的革命精神,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
-
关于“气质”的名人名言
关于“气质”的名人名言,,气质之美与其说是来自内心的修养,不如说它是来自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这份欣赏力就使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不同流俗。罗兰只要你具备了精神气质的美,只要你有这样的自信,你就会拥有风度的自然之美。金马山光水色的自然美,对人气质神韵具有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能使人在风度与不知不觉间印上它们的影子。金马做一个杰出的人,光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头脑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强烈的气质。司汤达...
-
记念刘和珍君哪几类人
记念刘和珍君哪几类人,,《记念刘和珍君》写了三类人: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记念刘和珍君》主旨:通过悼念刘和珍,深刻地揭露北洋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有力地抨击帮闲文人造谣诬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高度赞颂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崇高品质和大义凛然、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呼唤民众、激励猛士,抒发作者强烈的爱...
-
记念刘和珍君主要内容是
记念刘和珍君主要内容是,,通过悼念刘和珍,深刻地揭露北洋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有力地抨击帮闲文人造谣诬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高度赞颂爱国青年临危不惧、团结友爱的崇高品质和大义凛然、殒身不恤的爱国精神,呼唤民众、激励猛士,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
-
天鹅的故事文中天鹅的三次叫声
天鹅的故事文中天鹅的三次叫声,,天鹅的故事三次叫声表示:第一次啼叫是它们在互相呼唤,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第二次啼叫是它们的加油声。第三次是它们高兴、胜利的声音。《天鹅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在贝加尔湖畔,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破冰行动的感召下,全部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而又感人的场面。感觉到天鹅们的那种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文章先通过对别的天鹅"惊住""呆呆"的神情的描写,反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