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治国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治国的句子: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
翻译: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
翻译: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篇》
翻译: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4、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
翻译: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5、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篇》
翻译: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相关内容
-
论语十二章强调兴趣爱好
论语十二章强调兴趣爱好,,《论语十二章》选取的内容中,《雍也》记载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同学习兴趣有关的内容。然而,这段话涉及的不仅仅是学习兴趣问题。知之者属于求知,好之者则属于求道,而乐之者则达到更高的境界,属于乐道。乐道可能是缘于兴趣,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乐道又不仅仅是兴趣,更多的是包含了对规律的敬畏。《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
-
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什么
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什么,,孔子的治国主张:政治思想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在国家中实行仁政,治国之道推崇使用道德和礼教。论语中有关治国的格言: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翻译: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翻译:用法制禁令去...
-
论语十二章强调学思结合
论语十二章强调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扩展资料:《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教版"《语文》(新版)...
-
关于山的好句子
关于山的好句子,,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阴,山壁陡峭,江流澎湃。仰望天湖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仰望天台,峰上云雾缭绕,山径蜿蜒曲折,像一条彩带从云间飘落下来,游人似一个个小白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带上,缓缓地向上移动着。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
-
奴才无福入三渊的意思
奴才无福入三渊的意思,,当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或者是浏览网络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句子。有些句子看似比较简单,但是真正理解起来,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其中的意思,接下来就和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奴才无福入深渊的意思。与此同时还会和大家详细的说一说奴才和臣的区别。一,奴才无福入三渊的意思奴才无福入三渊的意思理解起来很简单,这句话里面奴才也就是通常指那些服侍主子的人。无福就是没有福气的意思,三渊通常指那些不好...
-
描写青年节的好句子
描写青年节的好句子,,志向远大创伟业,胸襟广阔绘新图。心灵美好,爱国爱人民;情操高尚,有志有道德。发奋图强,成材不负青云志;继往开来,报国常怀赤子心。当代青年多壮志,今朝学士尽英才。四有新人创大业,八方俊彦绘宏图。乘四化春风,兴千伙伟业;绘九州美景,继万里长征。心灵美好,爱国爱人民;情操高尚,有志有道德。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建伟业,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展宏图。不负青云之志,永存赤子之心。要成就大事业就要趁...
-
蜀道难作者
蜀道难作者,,1、《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蜀道难》是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全诗按蜀道开辟之难、行路之难和治理之难逐层叙写,从描写蜀道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进而描绘社会环境,节节推进...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出自哪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出自哪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这句话原句应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篇。也正是这短短的十二个字,突出了孔子一生教育、以及其学术思想的总结,可以说是他自己立己立人的一个真实写照了。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立志需要高远,尽量要以自己所希望达到的境界来树立自己的人生志向;而言行举止也需要以一个良好的道德规范来尽可能的约束自己;同时还要时刻保持着内心的善良...
-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注释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注释,,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注释: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
-
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翻译
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翻译,,意思是那么百姓到现在依旧是能够享受到实惠的,普天之下还会有不受恩惠的事情出现吗?这句话是出自宋代诗人欧阳修所写的《偃虹堤记》。其实这篇文章主要就是为了歌颂滕子京的一些政绩,抒发了作者在政治方面的思想。欧阳修在作为谏官的时候,曾经为了治理黄河的水患多次上说,而且在扬州、颍州等地方做地方官的时候,也曾经为当地的百姓做了很多兴利除弊的事情,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欧阳修...
-
将何以理天下乎的翻译
将何以理天下乎的翻译,,意思是: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这句话是出自《强项令》。这篇文章说的是东汉光武帝时期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了人,藏在公主家,官差无法将其抓捕,后来这个家奴陪公主出门,董宣就在大街拦住公主的车马,将家奴给打死。于是公主前往宫中找光武帝告状,光武帝听了公主的话之后极为愤怒,所以就将董宣召进宫里想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对光武帝说,希望自己再说一句话之后再死。董宣对光武帝说,皇帝您德行圣明,...
-
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翻
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翻译,,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跟陛下一起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官,平常的兵役行政都是让他们去管理,可是到了检查役男体格的时候,却怀疑他们会使诈,这难道就是经常说的以诚信治理国家吗?该句出自《资治通鉴》的第一百九十二卷,魏征说完这句话后,然后太宗很高兴的表示,曾经我就认为你的个性有些固执,还怀疑你不懂得政务,可是现在看到你讨论国家大...
-
论语十二章注释人教版
论语十二章注释人教版,,1、字词注释: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吾:人称代词,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传:...
-
一个人洒脱的表现
一个人洒脱的表现,,一个人洒脱的表现在于不管对什么事情,都能够拿得起、放得下,这样才是洒脱。而要想达到这个的境界,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也需要很丰富的人生阅历。洒脱不是无作为,不是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置之不理,这样的行为不是洒脱。而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男主角,都被塑造成了洒脱的形象,比如令狐冲,无拘无束,潇潇洒洒。不去计较点点滴滴的得失,坚持最初的自我,不为世俗所约束,遵从内心的...
-
红楼梦王熙凤
红楼梦王熙凤,,《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她外貌美艳,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出场时打扮彩绣辉煌,笑语先至,宛若神妃仙子。因美丽容貌和娇艳气度,曾引贾瑞为其倾倒。在贾府掌握实权,为人心狠手辣,八面玲珑,敢爱敢恨,做事决绝,治理宁国府和打理荣国府上下事务时也可见她具有惊人的管理组织能力和治家手段,原文...
-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注释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注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学而》里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
-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注释高中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注释高中,,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的性格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的性格,,《季氏将伐颛臾》是选自《论语》中的一篇散文,文中记述了孔子和冉有的一场对话,集中讨论鲁国贵族季氏企图发动战争,攻打小国颛臾的问题,明确表达孔子反对武力征伐,主张“仁者爱人”的思想。全文虽由对话构成,但语言流畅,富于变化,有浓厚的论辩色彩。创作背景:春秋末年,诸侯公室日衰,掌朝政的卿大夫之争也日趋激烈。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曾“三分公室。而后季孙氏权势日益增大。鲁哀公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