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评价

马尔克斯在19世纪哥伦比亚屡屡爆发的内战当中,看到了民族与国家的迷茫,他把这份迷茫写进了《百年孤独》,而之后每个读到这部作品的人,都体验和共享到了这份迷茫

《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被认为是拉美文学的杰作。马尔克斯也向世界推广了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迄今为止,该书已售出超过5000万册,并被翻译成46种语言。

此次担任剧本改编工作的拉莫斯评价《百年孤独》,“通过描写独裁统治、新国家的诞生和殖民主义,这部小说用它的故事形塑了这块大陆”,“这部小说对于哥伦比亚人和拉丁美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小说具有普遍性”。

确实,马尔克斯在19世纪哥伦比亚屡屡爆发的内战当中,看到了民族与国家的迷茫,他把这份迷茫写进了《百年孤独》,而之后每个读到这部作品的人,都体验和共享到了这份迷茫。因为如果我们愿意从更宽广的角度来看,整个人类历史都贯穿着循环反复的间接性迷茫。

百年,听起来是一个跨度很大的时间单位,但对全部的人类历史来说,不过是瞬间。《百年孤独》之所以能引起当下全世界的普遍共鸣,是因为在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民族、国家,都经历过类似的迷茫,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国家或民族加入新的迷茫队伍。而世界变化太快,身处其中的个体,也有个体的迷茫。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百年孤独》;千千万万的读者,就有千千万万的《百年孤独》。

奥雷里亚诺上校不断反复熔铸小金鱼,阿玛兰妲织了又拆、拆了又织不停做寿衣,庇拉尔·特尔内拉与不同的男人纠缠……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无休止地在孤独中挣扎,既想逃脱,又想保持孤独的姿态。他们所有的努力似乎是一种徒劳,和西绪弗斯推石上山似乎有着某种相同的启示意义。这是一种对人类某种状态的说明。通过这样的说明,一个家族的孤独在此被进一步表现为现代人共有的巨大困惑:“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而且,历史越是发展,文明越是进步,人类越是对自己有所认识,这种扰人心绪的困惑也越是得以增长。而最为困惑的也许是,人类永远也无法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