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小古文停顿划分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尝胆”最早出自西汉时期司马迁编撰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但书中并无“卧薪”之说。“卧薪”和“尝胆”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北宋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一文,其内容虽与勾践之事毫不相干,但“卧薪尝胆”这一成语却自此被沿袭下来。到明朝末年,梁辰鱼写了一个传奇剧本《浣纱记》,大肆渲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事;清朝初年,吴乘权编简易通俗史书《纲鉴易知录》中写道:“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卧薪尝胆。”不久,又刊刻了明末作家冯梦龙写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书中也多次提到勾践曾卧薪和尝胆。这样,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也就愈传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