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400字简介
![海伦凯勒400字简介](https://www.zdzd.net/z/no/212.jpg)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她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相关内容
-
沙漠中的绿洲启示
沙漠中的绿洲启示,,今天读了《沙漠中的绿洲》这一篇课文,我们更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阿联酋的白茫茫沙漠中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阿联酋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在沙漠中种植花草树木并精心侍弄,通过阿拉伯朋友的介绍,阿联酋人民为了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克服种种困难,植树种花花精心护养,从而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一段写了三层意思,先写了迪拜的风光,“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再写了阿联酋人民为植...
-
写岳飞传读后感的结尾
写岳飞传读后感的结尾,,读完了《岳飞传》,我感慨万千,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想我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向岳飞学习:1、爱国“精忠报国”是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所刺的字,而岳飞以他的英勇杀敌做到了这些。我们也要向岳飞那样,心里装着我们的祖国,将来用我们的知识来报效养育我们的祖国。2、孝敬我们要懂得孝敬我们的父母,尊敬我们的长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那么多。3、简朴岳飞的一生精忠报国,但是他手里却没有几两银子,家...
-
写母爱的读后感结尾
写母爱的读后感结尾,,当我读完井上美智代的《母爱是什么》一书,心灵又被震撼得久久难以平静。作者的文字并不算优美,叙述技巧也不高超,却让人字字入心,犹如巨石击水,因为这是一曲用血和泪谱写成的生命之歌,这是一首用情和爱凝结成的教育诗篇。请看井上美智代怎么做又怎么说。女儿井上美由纪是个出生时仅有500克的早产盲女。作为母亲,井上美智代为照顾女儿,忍痛放弃了成功经营的餐馆,但她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做”,孩子...
-
刷子李反思课后反思
刷子李反思课后反思,,《刷子李》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本文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技艺高超。在导入环节,我以天津民间手艺人“手艺+姓氏”的称谓引出课题《刷子李》。学生们对这样的称呼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正中主题,刷子李刷墙技艺高超。因为没有提前布置预习作业,所以在课堂上我专门给学生留出了5分钟的生字自学时间。但是生字学习依然比较仓促。简单处理完基础知识后,我们走进了课文。我打算...
-
庖丁解牛800字读后感
庖丁解牛800字读后感,,1、《庖丁解牛》读后感 读罢《庖丁解牛》,不禁为丁厨师“官知庄而神欲行”的刀中至境而惊叹,更对她"技经肯綮之未尝”的高超技艺钦佩不已,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牛能达到这种境界也着实不易。2、再读课文,发现这篇文章有几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3、首先,它给我们平常的解题带来了启示。庖丁刚开始解牛的时候眼前出现的是一头头完整的牛,自己也不容易找到下刀之处,然而,经过了三...
-
刷子李何捷教学设计
刷子李何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准备1.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提供同类文章《...
-
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简短
梅兰芳蓄须教学反思简短,,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语文,更是如此!《梅兰芳蓄须》一课是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堂伊始,我请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的问题是“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认真阅读的学生很容易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课堂上我又引导学生围绕阅读导读中的问题展开阅读!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1.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2...
-
庖丁解牛读后感100字
庖丁解牛读后感100字,,1、读罢《庖丁解牛》,不禁为丁厨师“官知庄而神欲行”的刀中至境而惊叹,更对她"技经肯綮之未尝”的高超技艺钦佩不已,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牛能达到这种境界也着实不易。2、再读课文,发现这篇文章有几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3、首先,它给我们平常的解题带来了启示。庖丁刚开始解牛的时候眼前出现的是一头头完整的牛,自己也不容易找到下刀之处,然而,经过了三年的努力,庖丁眼中出...
-
致大海批注
致大海批注,,《致大海》是普希金的一篇简短的政治抒情诗,创作于1824年。朴实的文字里表达了诗人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决心。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旨归,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感情凝重深沉而富于变化,格调雄浑奔放而激动人心。《致大海》的诗情变化展现了海之恋,海之思,海之念“三步曲”。诗歌第一至第七节为第一层,主要描绘诗人热爱大海,追求自由的心声和因自身的不自...
-
祁黄羊写了两件事
祁黄羊写了两件事,,《祁黄羊去私》写了两件事,分别是南阳缺县令,他引荐自己的仇敌解狐去担任;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他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去担任。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祁黄羊去私》这篇课文叙写了春秋时代晋国大夫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个人恩怨,不避个人亲仇,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祁黄羊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恩怨的优秀品质。(祁黄羊出于公心“...
-
读《爱的教育》有感500字
读《爱的教育》有感500字,,风轻轻,花淡淡,静静的夜里我闻到了香气,是来自眼前的恩利柯?还是来自遥远的意大利?一片洋溢爱的天空徐徐铺展……我在《爱的教育》字里行间穿行,细细享受那些沉默的文字散发的缕缕芬芳!爱,无处不在——像花儿一样开着,像风一样吹着,像雨一样飘着……爱,多姿多彩——是一声热情的祝福,是一句亲切的赞美,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书中的一篇日记给了我深刻的触动。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
-
海伦凯勒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作者简介,,海伦凯勒简介: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现代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880年6月27日,在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市常春藤巷出生。1882年2月,因突发的疾病猩红热丧失了视觉和听觉。1887年3月3日,开始学习美式手语。1888年5月,受到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的接见。1894年10月,开始就读于赖特—赫马森聋人学校...
-
海伦凯勒300字简介
海伦凯勒300字简介,,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猩红热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882年,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因为发高烧,脑部受到伤害,从此以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后...
-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简短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简短,,本课中,虽然学生兴趣浓厚,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各方学生论据充足,辩驳有力,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小主人。但是因为自己缺乏对这种辩论式课堂的掌控经验,所以,在辩论中有些收放不自如,学生们也讨论积极,但是有个别学生趁机起哄,扰乱课堂,使得课堂秩序维持不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将课堂的设计不光注重那些好学生,也要对准那些中差生,认真地分析每一个同学,为...
-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反思,,《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关于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建设绿洲,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文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凝炼,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佳作。本文的学习可以以文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这句话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从第三自然段中的三个“买来...
-
朱光潜谈文学
朱光潜谈文学,,《朱光潜谈文学》是朱光潜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文学启蒙读物。它行云流水、自由自在,像谈话似的一层一层走进高深和复杂的文学及人生世界,从深入浅出的话语中让人们了解一些文学的基本知识,还可以以文学为圆心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人生境界的熏陶。本书所述皆为朱光潜多年“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作者以美学家的亲身体会,从文学趣味到布局安排,从内容风格到翻译技巧,平易自然地引领读者学习中国文学、文化、审...
-
沙漠中的绿洲主要内容
沙漠中的绿洲主要内容,,《沙漠中的绿洲》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和保护的文章。本课的主题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学习本课时,除了研读文本外,学生还可以从生活中挖掘环保素材,以达到对课文内容深层次的理解。《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如何克服困难,在沙漠中植树种草的,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
-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读后感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读后感,,《巴黎圣母院》(1831)描述的是一个美丽、浪漫但又悲惨的爱情故事。被父母遗弃的驼背卡西莫多,在一个偶然的场合被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收养为义子,长大后又当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伽西莫多虽然长相十分丑陋,而且有多种残疾,却始终保持着一颗高尚、纯洁的心。 长年流浪街头的吉普赛姑娘艾斯梅拉尔达能歌善舞,天真貌美,而且心地淳厚。赤贫的青年诗人比埃尔﹒甘果瓦偶然同她相遇,并在一个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