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说课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一)交流收集到的肖邦的相关资料。
(二)听写下列词语:
荒诞不经 茕茕孑立 玲珑剔透 浪迹天涯 通衢大道
寥寥无几 缱绻 雾缭烟绕 促膝谈心 蕴藏
二、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给出肖邦画像,无任何文字介绍。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绘肖邦的肖像。
学生的描述可能为——高挺的鼻梁,黄而卷曲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削瘦的面庞等等。教师对这些描述给与肯定,并介绍两位名人描写肖邦的语言片断:
“他的整个面庞使人想起一朵牵牛花,在非常纤细的花茎上摇颤着带有奇异色彩的花朵,这花朵是用这样馥郁和柔软的织物做成的,所以,只要稍微用手一触就会毁坏他。”这是肖邦的好友李斯特写的。
另一位,“他最像在中世纪的诗里,用来点缀基督教堂的一个难想的造物,即一位天使。他的美好的面庞像庄严而忧郁的妇人,身材匀称,好像奥林匹克的天神。他的孱弱的病态,使得他脸上的表情既温柔又严厉,既纯洁又多情……”这是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写的。
点评:
名人之所以比我们描写得细致而传神,不是因为他们比我们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对肖邦有较深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近距离地认识一下肖邦。
三、肖邦简介
由多媒体引出肖邦的文字介绍:弗雷德里克?肖邦是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他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时就写出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在他二十九岁那年,德军攻占波兰,以后肖邦一直漂泊异国,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直到长眠于巴黎的拉雪兹公墓,但他的心脏被运回祖国。在国外的日日夜夜,肖邦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他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的音乐成为最有力量的波兰人的音乐,就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四、由肖邦引出对肖邦故园的介绍
教师提问:大家对肖邦有了比开始更多的了解了,可我有了一个问题,肖邦为什么就一点一点地长成肖邦了呢?为什么没长成凡夫俗子呢?下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肖邦故园,去探讨肖邦人生的起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在《胡同文化》里我们知道了老北京们“安土重迁”的情怀,我们还听过许多歌唱家乡的歌曲,比如《谁不说俺家乡好》、《我热恋的故乡》、《故乡的云》等等,可见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特殊意义,那么大家首先看一下肖邦故园表面上有什么特点,请大家看课文、思考、整理。
明确:清寒,朴素,不招摇。
五、课文理解
激疑(一):如此看来,肖邦故园并不美,和我们的老家差不多,但不管家乡如何,只要是自己的,仍热恋她、爱她,但肖邦故园是肖邦的,作者伊瓦什凯维奇为何要写它呢?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请大家来猜一猜作家的心事。
提示:作者的意图就是探讨肖邦是怎样长成肖邦的,也就是揭示肖邦故园与其音乐创作的关系。那么,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大声朗读4至13自然段,解决这个问题。
举例:
1.第8自然段,这片土地的景色是肖邦最理想的序曲。第12段,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第4段,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在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心弦的一个旋律,往往会反复出现在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在这里,还会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教师明确:我们写作文经常写自己的童年经历。一个人童年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会对他的生活、性格、思维产生很大影响。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无论童年记忆在当时便很重要,还是后来受事件的影响才变得更重要,留在记忆中的童年生活都是最有意义的因素。”
同时打出课件:前者是后者的源泉,不仅如此,肖邦故园还孕育了肖邦音乐的艺术风格。
激疑(二):肖邦故园真是太神奇了,是不是肖邦出生在这儿,就长成了艺术大师?如果这样的话,他家乡的人都会成为艺术大师了,这显然不是,那么,肖邦成为艺术家的原动力是什么?是他的天赋,还是后天的经历?请同学们结合9~12自然段讨论这个问题。
明确:肖邦故园只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泉,特定的人生经历也只是为其创作提供了素材或灵感。真正激励他创作的不朽动力是对家乡的爱,对祖国的爱。这种爱使得他的作品有了不朽的生命力!
六、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思考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于世界人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