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是写哪里的秋天
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北京。 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相关内容
-
背影的读后感600字优秀作文
背影的读后感600字优秀作文,,在朱自清这篇文章中,并没有对父亲过多的介绍,可是却让人记忆犹新,而那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父亲那“背影”细节。在当年的社会,年年征战,不断有有战争在身边发生,可谓是民不聊生。人民无不怨声载道。而朱自清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朱自清的祖母刚刚去世,而朱自清的父亲还失去了工作,此刻顶着祖母去世的痛苦和失去工作的悲愤送朱自清去北京上学……而恰恰是在悲凉的时候才是真正能反映出...
-
嫦娥奔月70字概括
嫦娥奔月70字概括,,远古时候,天上有时个太阳,后羿把其中九个射了下来。他还和嫦娥结成夫妻。王母给他一包成仙的药,后羿让嫦娥保管着。逄猛乘后羿不在家就威胁嫦娥交出仙药。嫦娥只好把仙药吃了,飞落到月亮上成了仙,从此后羿和嫦娥分开了,此后人们开始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最早纪录嫦娥事迹的是商代的巫卜书,嫦娥奔月是中华民族千年的美丽传说,而在寒亭区也流传着一段与当地有关的嫦娥奔月传说。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完成...
-
我的四季张洁七年级上册
我的四季张洁七年级上册,,《我的四季》是当代女作家张洁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第一段点明生命犹如四季,四季犹如人生。第二到十四段阐述生命的播种、艰辛劳作、收获与反思,并向读者交代自己对人生历程的感悟。这篇散文意象鲜明,语言生动,细腻深挚,优雅淳美。这篇散文是于1981年1月在北京创作的。张洁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散文创作致力于“爱”与“美”的探索和表现。她将这时期的散文创作命名为“大雁系...
-
我的四季作者张洁简介
我的四季作者张洁简介,,张洁,当代女作家,1937年生于北京。现任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她的《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别获1978、1979、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中篇小说《祖母绿》和散文《爱,是不能忘记的》等及一些文艺短论。名篇有《挖荠菜》《拾麦穗》等。《我的四季》是当代...
-
枇杷膏熬糊了能吃吗
枇杷膏熬糊了能吃吗,,枇杷膏熬糊了不可以吃。枇杷膏熬糊之后物质产生了变化,不仅没有有益功效,还有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应该倒掉重新熬一份。不仅是枇杷膏,但凡是糊掉了的中药或者食物都不应当再吃下去,据科学分析糊掉的食物与药材成分中会含有些许致癌物质,如果长期食用不仅有害身体健康,还有可能对生命产生威胁,人们平时在饮食上一定要多多注意,常言道病从口入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要抱着自己是百分之九九以外的百...
-
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
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作为地球的主人,面对着环境的污染我们不能只是担忧与抱怨,而是要有行动,要有绿色行动。困难在于废物随手抛弃、混合堆积就成为垃圾。我们应该参与“举手之劳”的垃圾分类活动。就比如说我们学校后边的垃圾场吧,最近好像坏了。我上下学一到那个垃圾场的转角处,“闻”到充满酸臭味儿的臭垃圾,真是所有的好心情全都没有了。再“看”到地上像花朵一样的五颜六色的垃圾袋遍地都是,红的、白的、黄的、绿的、...
-
离骚45段拼音
离骚45段拼音,,《离骚》共4段,没有第5段: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第4段拼音luàn yuē : yǐ yǐ zāi !guó wú rén mò wǒ zhī xī , yòu hé huái hū gù dū !jì mò zú yǔ wéi měi zhèng xī , wú jiāng cóng péng xián zhī...
-
故宫为啥四点就关门
故宫为啥四点就关门,,提供故宫大家肯定都知道,来到了北京怎么可能不去故宫游玩呢?但是故宫和其他的景点是不一样的 ,因为故宫下午四点之后就要关门了,这个规定是很多游客奇怪的地方,那么下面就来和大家说说故宫为什么四点就要关门呢?故宫四点就要关门的原因,保护古建筑群不被损坏,事业单位的人要下班,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清理游客产生的垃圾,打扫故宫让它变得光彩照人。这几点就是故宫四点要关门的原因。通过上述的介绍,...
-
故都的秋200字读后感
故都的秋200字读后感,,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总是诗人,作家情感寄托的宠儿,且有“少女易伤秋,壮士易悲秋的”古风,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美文,毛泽东也曾伫立橘子洲头“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百舸争流。”祖籍在南方的郁达夫,用思念拓出了一副第二故乡的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笔下“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丝纹。”正仿佛在古老的夕阳下,旧影重现,细腻又清...
-
北京的春节详写了哪些内容
北京的春节详写了哪些内容,,“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北京的春节》课文主题:运用朴实无华而又充满京味儿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体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化的认同和喜爱。《北京的...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0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0字,,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概括内容概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内容是主人公鲁迅的童年,屋子后面有百草园,这是他童年最快乐的时候,通过美女蛇等故事讲述,后来主人公在私学的教育中长大,他把其称为为三味书屋,是他怀念的童年时光。2、创作背景介绍: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
-
教师压力管理读后感
教师压力管理读后感,,什么是压力?我更倾向与第二种解释:察由觉到的不能迅速解决的威胁所引起的一种精神与身体反应。压力的来源有很多,比如来自于大气候、个人、组织等等。而身为教师的我们,压力的来源主要是社会期望、学校、个人。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外界的要求太多,自身的要求过高,种种都可能造成自身无法调节的压力。压力过大的话,我们的身体、情绪、精神状态、行为等等都会告诉我们,都会发出信号,这就告诉我们要时刻...
-
北京话窝脖是什么意思
北京话窝脖是什么意思,,无论对于什么地方来说,每处都有属于自身的方言,那么北京话窝脖是什么意思?其实这种所代表的意思就是抗肩业,还是属于特殊的人群拥有的技能,就是搬运的工人。曾经在过去的时候北京人在嫁闺女的时候,有钱的人家都会把嫁妆准备好,然后用红漆桌子把它给抬走,可是对于穷人家来说,嫁妆并没有很多,也就只有两个木箱子,然后还有脸盆这些,在结婚当天就是雇上一个窝脖给抬走了,另外他们搬运的东西都有些...
-
骆驼祥子读后感800字大学生
骆驼祥子读后感800字大学生,,近日,我看了一本好书——老舍的《骆驼祥子》。这本书展现了作者老舍的一贯文采,既老道又深刻,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的历史风貌,让我看完了书还唏嘘不已!当时是中国最黑暗的年代,由于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迫使大批破产农民为了生存,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其中一员。《骆驼祥子》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一生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
-
想北平1951年被誉为
想北平1951年被誉为,,老舍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老舍对北京是有深厚感情的,他在《想北平》中这样写道:“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青蜓一直到我梦里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个小的事件里有一个我,我的每一思念里有个北平。”这样的北平,于老舍像他的灵魂安放之处,所以他的作品...
-
骆驼祥子读后感不少于400字
骆驼祥子读后感不少于400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会引起我的思考,会让我有些感悟。读好书,好读书。我,读《骆驼祥子》有感。在老舍著作的《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原汁原味儿的旧北京生活。在读《骆驼祥子》的同时,我手边准备了一个本子,专门来摘录好词,好句,好的语段,这有利于我的语言生活。比如:他没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这句话运用语文上的赏析,可以品味出这样写的好处:...
-
普罗米修斯中为什么要毁灭人类
普罗米修斯中为什么要毁灭人类,,造物主毁灭地球目的:第一,发现地球文明的发展越来越逼近自己,而感到威胁。第二,上一次给地球带去”火种“是一个实验性的活动,他们只不过再一次把地球当做一个实验室,来试验他们培育的异形生物。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泰坦族家族杜神的灵,就是“人”或没有的智慧生物,普罗米修斯怜悯人类,神偷的火焰在人类,人类必须使用“火”的力量,这激怒了宙斯。宙斯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安第斯...
-
蝶恋花密州上元苏轼赏析
蝶恋花密州上元苏轼赏析,,1、此词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时苏轼在密州。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2、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