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反思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的作品。文章其实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也可以说是罗素对生活的一份宣言。这是新选入部编版教材的一篇哲理性散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备课时,经过反复推敲,我将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理解罗素的积极乐观和宽广博大的胸怀。

上课时,从上一篇文章内容“个体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话题入手。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旁批和课后的阅读提示为导引,对课文内容进行品读。

在学生梳理出三个方面的答案后,引导学生品读“爱情,知识,同情心分别带给我怎样的收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最后抓住“值得”二字,引导学生对于罗素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究。随后针对“我为什么而活着?”展开口语交际。

课堂上,学生对于文章的结构特点能通过自学完成。在小组讨论展示环节,学生对于爱情带给“我”的收获分析比较充分。但是,在理解“同情心”时,学生的视线明显不够宽广。并且在口语交际时,部分学生的发言病句频出。后来,从作业反馈来看,一部分学生对于“我为什么而活着”其实很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