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简介
1、长江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2、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三峡工程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它不仅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为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和有关科技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3、长江三峡工程的来源:最早提出长江三峡工程设想的是孙中山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了长期、广泛的论证,全国人大终于在1992年4月5日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
相关内容
-
丁香结尘土纷嚣的意思
丁香结尘土纷嚣的意思,,尘土纷嚣,就是在纷乱嘈杂的地方。《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宗璞散文的特点是清新轻盈,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是很贴切的。宗璞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在一个中国哲学家庭受到传统哲学文化很深的熏陶,然而,她的散文创作却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文化散文,而是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之上的从笔端流出的心灵之语。《丁香结》正是这样的作品。...
-
梅兰芳蓄须课文原文
梅兰芳蓄须课文原文,,1、《梅兰芳蓄须》的主要内容: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他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2、但是,在他一生中,却有8年是蓄着胡须的。那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就把胡须留起来了。3、日本侵略者总想逼梅兰芳演戏。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为...
-
红楼梦38回概括
红楼梦38回概括,,红楼梦第38回概括:云请贾母等赏桂花。贾母藕香榭忆旧事,凤姐笑谑福寿窝。吃蟹肉,湘云凤姐张罗。鸳鸯凤姐琥珀平儿相互奚落,平儿误抹凤姐,众人哗笑。贾母等人回。各人依题自思,勾号做诗誊录。李纨公评黛玉为魁,又各评诗中可圈点之处,复吃蟹,宝黛钗再各题一首螃蟹诗。作者简介: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写作背景:《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
-
念奴娇·赤壁怀古多少个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多少个字,,正文:100字,诗名7字,均不包含标点符号。《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也是豪放派古词的代表作之一。上阕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
-
岳阳楼记文本解读
岳阳楼记文本解读,,【译文】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旧时的规模,在楼上雕刻唐代和当今贤士名人的诗词歌赋。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我看那岳阳的好景色,全在一座洞庭湖上。包含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早晨湖面上撒满日光,傍晚又是一片昏暗,景象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
-
故都的秋议论文
故都的秋议论文,,自古至今,“秋”总是代表着一层淡淡的忧伤,而《故都的秋》却打破这永恒不变的韵律,作者穿过大半个中国,就为一睹故都“秋”的味道。“江南的秋固然存在,但却没有北方秋的诗意,草木凋零的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作者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而在北国秋的描写上,作者草草几笔,就足以将北方的秋表现的淋漓尽致。“碧绿的天的颜色,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作者的笔...
-
关于除夕的习俗:年夜饭
关于除夕的习俗:年夜饭,,除夕这一天对中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
-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赏析:“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
-
私营媒体的特点
私营媒体的特点,,很多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媒介,现代社会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件,当然媒体也就是传播事件的媒介了。每天来自各个国家,或是知名人物,也有一些奇人异闻,社交生活,社会时间。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媒体的作用让大家了解得到。中国的媒体是受到政府的管辖的,并不完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去报道各式各样的热点话题。它的报道需要符合国家给其制定的规范。而美国不同,他们的很多媒体是私营的,一般来说没...
-
故都的秋人教版
故都的秋人教版,,《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
-
郑和远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郑和远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航程之远、历时之久、船舶数量之多、吨位之大、船员之众多、组织之严密、造船和航海技术之先进,均是当时世界之最,为中外航海史之壮举,远在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之先。郑和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一位杰出人物,他也被国际上公...
-
故都的秋郁达夫重点句子赏析
故都的秋郁达夫重点句子赏析,,1、“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2、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
-
中国建筑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中国建筑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中国建筑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中国建筑的特征》特征”的限定范畴: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中国建筑的特征》“特征”概念的...
-
祖国土的作者
祖国土的作者,,《想北平》是老舍创作的文学作品。作者身处异地,在战乱的岁月中,思念他挚爱的北平。通过北平与巴黎的对比,深深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眷恋之情。本文于2004年入选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教科书。写作背景:《想北平》选自《乡风市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
-
故都的秋作者
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
-
京剧趣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京剧趣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京剧趣谈》表达了作者对于京剧这种传统的艺术的喜爱之情,还有我们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以及对于我们中国这些传统国粹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豪的感情。《京剧趣谈》介绍中国国剧京剧中的奥秘——“马鞭”“亮相”,从中让我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赞扬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课文讲了“马鞭”这一道具在京剧表演中的运用,讲了舞台上双方作战时两种表演手法的...
-
猴王出世写作背景20字
猴王出世写作背景20字,,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西游记之猴王出世》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第一回。作者明代吴承恩,课文主要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如人一般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无所畏惧的特点...
-
故都的秋为什么叫故都
故都的秋为什么叫故都,,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称为“故都”,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 称为“故都”,也包含了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