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2个误会3悬念4个梨花5件好事

一、误会:

1、第14段,“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

2、第24段,“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二、悬念:

1、第八段设下悬念:这是谁的房子?

2、第22段,老人不是房子的主人,那房子的主人到底是谁?

3、第32段,解放军为什么要建小茅屋?

三、四写梨花: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这是自然界的梨花。一是写出了陡峭大山中淡淡月光下的梨花林.洁白,美丽。二是出现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带给人希望和温暖。三是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2、“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

这是写人。由此,景物的“梨花”和人物的“梨花”建立起关联。

3、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借助梨花,赞美了给人们提供帮助的梨树林边小茅屋的主人。

4、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是双关语,指花和人,“处处开”实际上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四、五件好事:

1、我和老余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2、瑶族老人专门运粮食。

3、一群小姑娘照管小屋。

4、解放军叔叔砍树割草盖小屋。

5、梨花姑娘照料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