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阅读答案

阅读《指南录后序》,完成后面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督诸路军马。都督:统率

B.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数:列举罪状

C.得间奔真州。间:机会

D.穷饿无聊。无聊:内心烦闷

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归而求救国之策。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B.以:以资政殿学士行。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D.之:不在使者之目。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C.于: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予羁縻不得还

A.而幸生也何为B.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C.坐桂公塘土围中D.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4.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则直(前)诟虏帅失信B.北虽(貌)敬

C.买五人之头而(函)之D.去今之(墓)而葬焉

5.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祐二年,南宋形势危急,一个“迫”字反映了元军长驱直入的凌厉攻势,“不及”暴露了南宋满朝文武官员的惊慌失措和腐败无能。

B.南宋作为战败国在议和时已经陷入被动局面,文天祥之所以“辞相印不拜”而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主要是为了降低自己被杀的风险。

C.文天祥初至元营,不辱使命,捍卫朝廷尊严。“抗辞慷慨”表现出他大义凛然、敢于抗争的气节。“上下颇惊动”显现出“抗辞”的重大影响。

D.作者善于将感情融入叙事。例如选文第4段,既写出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

6.把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7.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答案】1.D2.B3.D4.B5.B

6.(1)元军邀约我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2)我立即把元方的虚实情况告诉淮东淮西两个制置使,与他们约定联兵讨元。

7.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