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制作写于何时

《景泰蓝的制作》是叶圣陶写作的一篇文章,出自他的《小记十篇》 ,记录了景泰蓝这一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景泰蓝有文字记载是在元代。明代宣德年间(1426年至1435年)景泰蓝制作增多,而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1450年到1456年),特别受到皇帝的青睐,以至宫里许多御用器具都改用景泰蓝,制作工艺在这一时期达到了艺术上的高峰,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清代初期的景泰蓝缺乏独创性,无论造型、色彩和装饰大都沿袭了明代的风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内廷设立珐琅厂。此时生产的品种多,而且技艺精细。在原料上不再沿袭明代使用青铜作胎骨,而是采用延展性能较强的纯铜作材料,应用了新的制胎、掐丝技术。因此,景泰蓝造型比明代更匀实而变化多端,铜丝细薄均匀,掐丝技艺更是丝流畅婉,纹饰灵活精巧泰和坊红纹梅瓶。器物的应用范围要比以往更为扩大,除了明代常制作的宫廷寺庙祭器,还出现鼻烟壶、屏风、香炉、围屏、桌椅、茶几、筷子、碗具等等。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铜胎掐丝珐琅制品曾一度受到西方人的青睐,珐琅工艺有了稍许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