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人教版原文注音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赏析: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营造月明人远的意境

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就以月来渲染环境的凄清、孤寂,营造了一种月明人远、思深意长的意境。

他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描绘素洁的月色,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

用“树栖鸦”三字烘托了月夜的寂静,描绘了中秋月夜沉静幽美的画面。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及亲人者的眼里,月这一意象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如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独自在月下徘徊斟酌,勾起思乡之情,

他明明是自己在怀念亲人,偏偏说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于是苏轼情不自禁发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慨叹。

既然尽善尽美的理想是难求的,那还是面对现实地生活吧,他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了对胞弟苏辙开朗乐观的祝愿:只愿我们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

得到心灵上的沟通与慰藉。

三.借月寄托故国之思,抒发对祖国统一的愿望

诗人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很容易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

艾青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这让他联想到亲人的团聚,

中秋月亮的圆也隐含着言外之意的其他时候的“不圆”,当“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时,

诗人问:“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大概就是要想起“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人应该由不圆而圆,这一问问得深沉有力,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

借中秋之月抒发了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可谓言短情长、动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