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紫藤萝瀑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https://www.zdzd.net/z/no/242.jpg)
课文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及一株紫藤萝的遭遇的记叙,抒发了作者蓬勃向上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化悲痛焦虑为精神宁静的心情及对生命永恒的领悟。
面对紫藤萝花作者的感情由遗憾到欣喜,因为作者由紫藤萝的遭遇看到了人生的影子,得出生命是一个无止境的长河的结论。
作者宗璞的弟弟身患绝症,他感到十分悲痛,徘徊于庭间的时候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情不自禁停住脚步。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领悟了花和人虽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这一永恒的哲理。
《紫藤萝瀑布》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对紫藤萝的描写,赞美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鼓励人们要热爱、珍爱生命。
相关内容
-
项脊轩志物是人非是哪句
项脊轩志物是人非是哪句,,《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 长得枝繁叶茂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借一轩以记三代之...
-
读梅花魂读后感
读梅花魂读后感,,《梅花魂》这本书描绘了祖国一代又一代英雄人物的事迹,更有一些诗歌来赞颂祖国、赞颂这些英们。虽然时代遥远,但他们的爱国、爱民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被后人一直传下去,传下去郑成功将在台湾的荷兰殖民们赶出了这块宝贵的土地。虽然荷兰殖民用十万两银子想把郑成功弄走郑成功说了一句话:“台湾是我们先人的故土,收复台湾是我们理所当然的事,你们必须退出,否则,你们全部消灭!”,这斩钉截铁的...
-
小学五年级家长阅读心得
小学五年级家长阅读心得,,1、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读书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能丰富人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我却认为书中自有乐趣在,特别是陪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3、孩子的世界,充满着纯真,洋溢着快乐。我们要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孩子做到真正地零距离接触,亲子阅读是一次次快...
-
怀疑与学问文章标题的作用
怀疑与学问文章标题的作用,,《怀疑与学问》的标题是全文的论题,它概括了论证的范围。这是一篇谈治学方法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揭示了本文的论题。表面看,“怀疑”与“学问”是并列关系,实质上文章是在说“怀疑”的重要性。作者根据经验,提出并论证了这样的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样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文章开头两段,引用名言,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的精神。作者完整的引用格式,...
-
白杨礼赞背景资料
白杨礼赞背景资料,,《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白杨礼赞》以白杨树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歌颂他们团结战斗、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到...
-
老人与海1954年获得了什么奖
老人与海1954年获得了什么奖,,1、《老人与海》以写实手法展现了捕鱼老人桑提亚哥在重压下仍保持的优雅风度,塑造了文学史上最典型的硬汉形象,宣扬了不畏艰难的斗争精神,将海明威简约明晰的文风发挥到极致,是海明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奠定了他在20世纪英美文坛不可动摇的地位。2、小说于1952年面世,1953年即获普利策奖,并在1954年让海明威将诺贝尔文学奖收入囊中。这本被译成几十种文字的作品,成为...
-
《梅花魂》读后感悟
《梅花魂》读后感悟,,本文通过描写梅花的秉性,叙述了一位华侨老人身在异乡对祖国深切的眷恋之情.让我们深切的领会到一位身在异乡的老人那一颗热爱祖国、盼望回到祖国的赤子之心. 作者出生在东南亚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有一次,作者在外祖父的书房玩耍时,不小心把一副用水墨画的梅花图给弄脏了,外祖父很生气.说梅花图是不可以随便糟蹋的,因为梅花是我们祖国的名花,愈是寒冷,它却俞精神、俞秀气,也是最有品格...
-
白杨礼赞背景介绍
白杨礼赞背景介绍,,《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
-
致大海教学反思
致大海教学反思,,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 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要求学生画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 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把握了此点便等于掌握了解读诗歌的钥匙。《致大海》是俄国浪漫主...
-
火烧云课文原文作者
火烧云课文原文作者,,1、作者是萧红。《火烧云》萧红创作的《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摘入沪教版五年级课文。2、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3、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发...
-
端午日展现了什么的民风和什么的民族精神
端午日展现了什么的民风和什么的民族精神,,端午日一文以时间为序,按照“争看划船-竞赶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本文选自《边城》,是一篇着重描写端午日赛龙舟、赶鸭子场面的短文。作者凭借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和深切感受,紧扣端午日这个文题,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示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出了奋发向上,合作争...
-
纪念白求恩教学反思
纪念白求恩教学反思,,《纪念白求恩》是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本文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 所作的。此时,距白求恩大夫逝世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本文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明了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他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高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把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号召全党每...
-
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
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
-
话题:诗意的怀念
话题:诗意的怀念,,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诗意的怀念,是那些伟大的伟人把历史艺术化,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来自未来世界的美好呼唤和对历史的应答。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能缺失的,当我们面对生活怀有一颗诗意之心时,我们的内心一定会怀念一个人或一段动人的故事。历史常常是沉睡着的,甚至让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但当我们怀念他时,我们的激情,我们的人生坐标,会在瞬间明朗起来,人生也...
-
梅花魂450字作文
梅花魂450字作文,,1.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 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这种不屈不 挠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 质的象征。元代诗人杨维帧咏之:“万花敢向雪中出,一 树独先天下春...2.梅花不贪恋春天的无限风光,不仰慕夏天的绿树成荫,也 不追逐秋天的五彩缤纷,它不怕寂寞,不怕艰难,迎着霜 雪寒冰,在一片冷清萧索的冬季,倔强地昂首...
-
闪闪的红星读书心得体会
闪闪的红星读书心得体会,,1、我读完《闪闪的红星》这本书,知道了要学习潘冬子那种勇敢、不怕死,用乐观去面对生活这种精神。为了报仇想尽所有的办法,面对小鬼子,哪怕失去生命,也永不放弃。他只要有一口气在,都会去用快乐来迎接生活。2、潘冬子的勇气感动了我,最后潘冬子的付出真的换来了回报,在以后的生活中,只要有潘冬子的那种精神,才能把事情做成功。长大后,为国家效劳,为国家做出自己的一份奉献。如果每个人都献...
-
紫藤萝瀑布内容梳理
紫藤萝瀑布内容梳理,,本文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受到生命的永恒,歌颂了生命的顽宗璞女士偶然在家乡见到开的很旺盛的紫藤萝,心情感到十分舒服,淡化了小弟离去(死了)的悲痛,倍感生命美好坚强和美好。《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选自《福建文学》1982年第7期。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
-
孙权劝学中的通假字
孙权劝学中的通假字,,《孙权劝学》通假字: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涂:通“途”。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