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桢六国论的观点
和苏洵、苏辙的《六国论》相比,苏洵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他意在借古讽今,以此来批评北宋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贿赂契丹、西夏的政策,但说六国破灭的原因只是“略秦”,则不够全面。苏辙认为天下所重在于韩、魏,其它四国不助韩、魏,而招致灭亡,此论也有片面的地方。李桢却不同于“二苏”之见,他一方面说称霸天下之心六国都有,另一方面又唯心地说秦国称霸是因为“得天助”,六国的失败是因为“失天助”。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相关内容
-
五代史伶官传序翻译及原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翻译及原文,,一、译文:啊!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道理,虽说是天意,难道不是人为的缘故吗?探究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世人传言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曾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并对他说:“梁是我的仇人,燕王是我扶持的,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归附于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心愿。”庄宗收下箭藏在宗庙里,此后打仗时,就派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于...
-
五代史伶官传序常考翻译句子
五代史伶官传序常考翻译句子,,原文阅读: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
-
六国论薪不尽火不灭
六国论薪不尽火不灭,,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翻译
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翻译,,翻译: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
-
五代史伶官传序翻译一一对应
五代史伶官传序翻译一一对应,,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译文: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
-
六国论李桢
六国论李桢,,《六国论》是李桢编写的议论文。作者简介:李桢,字维卿,号克庵,安化(今甘肃省庆城县)人。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初任高平县知县,后调回朝廷任御史。明神宗万历初年,傅应桢因向神宗皇帝直言上书,招致神宗皇帝震怒,下诏书将傅关进监狱。李桢会同御史乔岩、给事中徐贞明,相联拥人监狱看护傅,又引起神宗皇帝的不快,按同罪论处,被贬为长芦盐运司知事。后相继调迁为归德推官、礼部主事、顺天府府...
-
从一个微笑开始作文600字
从一个微笑开始作文600字,,我认识一个男孩,他有着纯黑的头发,古铜色的皮肤,清澈的眼眸,然而,他却是一名可怜的乞讨者。和他坐在一起的乞讨者大都衣衫褴褛,脸上写满了愁苦和凄凉。他们没有笑容,就算有,也是虚假的,或许是因为生活将他们的微笑压得变形了吧。那一天,他坐在地上,没有像其他乞讨者那样痛哭流涕,也没有摆出写着自己苦难经历的乞讨信。他只是低着头,坐以待乞。看到和我年龄差不多的男孩,我便觉得理应帮...
-
烛之武退秦师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
烛之武退秦师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原因: 1、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2、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郑伯说服烛之武: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为全文作了铺垫...
-
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赏析
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赏析,,《本命年的回想》赏析:1、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令人赏心悦目”,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心理。“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是因为腊八粥非常香甜可口,太好吃,怎么也吃不过瘾,吃了还想吃。2、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这一句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炒...
-
红楼梦300字读后感
红楼梦300字读后感,,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十八世纪中期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在我国及世界发展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一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的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他们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
-
过秦论观点
过秦论观点,,《过秦论》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
-
六国论400字随笔
六国论400字随笔,,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龋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
-
六国论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原因
六国论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原因,,六国之所以破灭。不在于兵事不利,而在于希望单独与秦国交好,独善其身。秦国志在天下,而六国不知唇亡齿寒之理。《六国论》是苏洵史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节选如下: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
-
为什么下雨天睡得香
为什么下雨天睡得香,,人在下雨天睡得比较香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因为下雨天天气比较凉爽,不会出现比较梦热的情况,所以比较容易入睡。第二是因为雨的声音在频率上是比较一致的,不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并且下雨的声音又比较小,不会对人产生太大的干扰,所以这种声音也有一个专门的名词用来形容,叫做“白噪音”,人在“白噪音”中入睡的时候比较容易放松,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最后是因为下雨的时候光线比较暗,人的大脑会产生...
-
六国论全文
六国论全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
-
负荆请罪800字作文
负荆请罪800字作文,,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非常厉害,被人称为“战国七雄”,其中就有秦国和赵国。因为秦国在战国时候最强大,所以它常常欺负赵国。赵国有一个人叫蔺相如,他不仅完壁归赵。而且还在黾池会上,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给赵王争了不少面子,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封他做了宰相。赵国有位大将军叫廉颇,他东挡齐国,西抗强秦,立下了盖世之功,可他心胸狭窄,眼里容不得沙子,当他知道蔺相如的地位比他还要高的时候...
-
孔乙己偷书和窃书的区别
孔乙己偷书和窃书的区别,,《孔乙己》偷书和窃书的区别:偷书和窃书没区别,是一个意思、不过孔乙己这样说是他觉得自己是个读书人。用偷这个字眼把他跟小偷混为一谈。减低他的身份。所以才用“窃”字。表现出孔乙己不愿承认这个事实,也表现出中国古代封建思想对人的危害之大孔乙己被打不仅仅是因为偷书,是因为打人的人喜欢‘痛打落水狗’和‘显示自己的权威’。孔乙己显然不承认自己偷书该打的合理性,也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挨揍,...
-
资治通鉴中的一个故事读后感
资治通鉴中的一个故事读后感,,读《资治通鉴·商鞅变法》有感: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商鞅变法的起因和过程。秦国位于中原的西部。公元前三六一年,秦孝公即位,他是一个比较有做为的国君。为了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决定采纳商鞅的意见,实行变法。变法中改革旧制度,推行新法令。新法令推行十年后,秦国变成了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历史事实证明,无论任何社会制度和国家,变则强,不变则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