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体裁
1、《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或者叫哲理散文。这种文体的最大特点是介于议论文和散文之间。它既有议论文的特点,表达一定的观点;又有散文的特色,富有感情。
2、文中的几个比喻句确实是学生理解该文的难点之一。如第一段中的“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第二段中的“深渊”和“仙境”。
3、“我”寻求爱情的第三个原因也就是多元的,从而体会这一比喻的妙处。再从这个比喻迁移到第二段中的第一个比喻,体会“深渊”这一句的含义。
4、其实,“孤寂”后面的破折号是表示解释说明的,作者是想用这个比喻来表现那种孤寂的情感。在这里,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细细体会这一比喻的作用和妙处。
相关内容
-
月迹 现代文阅读
月迹 现代文阅读,,《月迹》是现代作家贾平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以孩童的心态和目光来展示、描绘中秋之月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标题“月迹”,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是月的变化轨迹;也是孩子们寻月即寻找美的足迹;还可以理解为月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全文不到两千字,却意蕴深远,情味悠长。《月迹》被选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新编大学语文》、《大学语文》等课...
-
《赤壁赋》翻译一句一译
《赤壁赋》翻译一句一译,,1、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2、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
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主要内容
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主要内容,,1、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活着。活着的价值。就是为了。没事,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奋力挣扎的他,苦苦寻觅生命的意义,探索世间的真相,最终找到了此生的归宿。2、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菲利普的故事中,看到各自人生的影子,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3、敢于放弃,是一种智慧,菲利普九岁那年,父母双双离世,再加上一只与生俱来的跛足,注定了他的人生将布满荆棘。4、他被膝下无子的伯父收养,...
-
我为什么而活着概括主要内容
我为什么而活着概括主要内容,,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
-
故乡的桂花树作文600字
故乡的桂花树作文600字,,盼望着,盼望着,故乡的八月到来了,那梦中的香甜也到来了,啊!美丽的桂花,你终于开了!我家的后园里有一棵桂花树,它很高大,远远望去,它的枝叶茂密葱茏,好似一把撑开的绿色大伞,它的树干很粗,像一根大柱子,树皮呈深褐色,摸起来凹凸不平,它的树叶是碧绿碧绿的,绿的发亮,有些叶子的边缘是锯齿状的,摸上去有刺痛的感觉。桂花分好几种:金桂、银桂、丹桂、月季桂……金桂金得闪耀,银桂白得...
-
赤壁赋23段翻译
赤壁赋23段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缓步徐行。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在这时喝酒喝得非...
-
小石潭记随感200字初二
小石潭记随感200字初二,,石潭记读后感 在你的《小石潭记》中,描绘了一个多么美丽的如人间仙境般的地方埃那儿有白玉般干净,清澈的小溪水,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似天上的鸟翱翔在无边无际的天宇下。清晨,当阳光开始照入竹林中,苍翠的竹子和翠绿的藤蔓相互缠绕在一起,透过微微的晨光,在清风中随风飘拂。当阳光照在溪水中时,水波点点,闪烁着光芒,好像是金子发出的耀眼亮光。溪路蜿蜒,斗折蛇行,溪中石块千姿百...
-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散文吗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散文吗,,1、《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或者叫哲理散文。这种文体的最大特点是介于议论文和散文之间。它既有议论文的特点,表达一定的观点;又有散文的特色,富有感情。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既重大又往往被人忽视。人为什么活着?2、实际上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哲学命题,是人类对自身永...
-
幽径悲剧每段段意
幽径悲剧每段段意,,全文共16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6),写幽径之美。第二部分(7—10),写藤萝之美。第三部分(11—16),写藤萝之悲。鲍亚民季羡林在《漫谈散文》中写道:“我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份。即使是叙述文,也必须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为我所不取。”季羡林的散文饱含一片真情,这几乎是...
-
陈情表23段翻译
陈情表23段翻译,,陈情表23段翻译: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
-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随笔吗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随笔吗,,《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作者是伯特兰·罗素。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这篇文章是《罗素自传》的序言,可见它的重要性,从中可看出罗素思想的全部内涵;这篇文章,可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这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共同的人生准则,具有普遍意义,所以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
-
幽径悲剧出自哪
幽径悲剧出自哪,,出自《中华散文百年精华》。《幽径悲剧》是现代文学家季羡林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曾经生长在幽径旁边的一棵紫藤不幸命运的描绘,提醒人们学会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大自然生命万象的尊重。创作背景:《幽径悲剧》写于1992年,季羡林先生此时已经82岁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兴衰际遇早已尝遍,因为又是研究佛经的,所以对于世界发生的一切都能坦然面对,谈笑处之。但是,燕园的一株藤萝的...
-
什么读后感作文450字
什么读后感作文450字,,今天,我读了-篇散文,散文的名字叫做《匆匆》。它告诉我,时间一不复返。是啊,每当我看到书桌上的两张照片时,都会有这种感觉。- -张照片是我三岁时吃面条的美照,照片中的我眼神熠熠发光,脸蛋肥圆,下巴上占着绿色的面条里的菜叶,眼前一只蓝色翠边的花碗格外显眼;另外一张照片.上显眼的还是那只相同的蓝色花碗,依然是我在津津有味的吃着面条,只是这时的我已经长成了一个美丽的女孩, -...
-
我为什么而活着阅读方法策略
我为什么而活着阅读方法策略,,《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作者是伯特兰·罗素。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先后收录在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5教科书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既重大又往往被人忽视。人为什么活着?...
-
鼎湖山听泉谢大光
鼎湖山听泉谢大光,,谢大光(1943年生),1962年毕业于河北工学院电力系。1962年应征入伍,历任总后勤部某部战士、文书、文工队创作员。天津人民出版社印刷厂职工,《散文》月刊编辑,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副组长、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小说家》编辑部副主任、主编,《中外散文选萃》主编,副编审。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理事。扩展资料:谢大光的散文《鼎湖山听泉》选入上海市高中语文教材...
-
涉江采芙蓉化用了哪一首前人的作品
涉江采芙蓉化用了哪一首前人的作品,,1、这首诗的作者是席慕容。席慕容(1943-),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等。新作《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容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2、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
-
史记读后感2000字高中
史记读后感2000字高中,,喜欢在边缘与缝隙中窥看历史,喜欢把历史读成小说,也就把《史记》读成小说。《史记》写男子也写女子,写男子不吝笔墨,写女子一笔带过;写女子多淫荡,也多真性情。《史记》于我历历在目的也便是这些女子。“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褒姒任性不知轻重;然天下不负幽...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一篇哲理性记叙文吗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一篇哲理性记叙文吗,,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周国平的一篇说理性散文:说理散文就是具有散文的形式,形散神聚,但是这种散文具有一定议论文说理的特色,一般都会阐述一个道理。 说理散文是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来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04年第3期,由当代作家及学者周国平作,表达出自己对于灵魂生活的追求,不注重于物质生活。原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