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导学案
《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疏通文意,自主学习文言知识现象。
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文言的能力,学会辨析古代文人复杂的思想。
3.情感目标:学习陶潜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重点难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归纳一词多义,掌握重点文言现象。
2.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的辨析。
一、预习导学
(一)了解相关知识
1.关于“辞”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
2.关于作者
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了“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为出名。是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钟嵘赞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3.写作背景
东晋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做彭泽令八十多天,因看不惯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丑恶,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为此,写出了这首著名的《归去来辞》。
(二)诵读全文(含“序”),读准字音。
(三)根据课文注解及查找工具书,疏通文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写出自己仍有疑惑的语句或词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音并准确翻译。
2、掌握本文出现的实虚词、通假字及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学习重、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与句式。2、正确翻译文中重点词句。
【自主学习】
1、结合课下注释,试着翻译本文,用红色笔标出不懂的地方。
2、写出自己比较生疏的字
3、朗读指导(请同学们试着有感情的诵读全文)
4、找出本文的通假字
5、用心研读学习“序”,你从序文中,发现了什么?(可以学习小组合作)
比如:a、掌握了序文中的哪些重点字词句。
b、从序文中我们可以了解陶潜辞官归隐有哪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