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写作背景
五人墓碑记写作背景: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他们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欺压人民,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当时以江南士大夫为首的东林党人,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政治。他们多次上疏弹劾魏忠贤,斗争非常激烈。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又派人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作者于崇祯元年(1628年)写下这篇文章。
相关内容
-
五人墓碑记内容概括
五人墓碑记内容概括,,《五人墓碑记》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与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他们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欺压人民,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当时以江南士大夫为首的东林党人,主张开放言路,改良政治。他们多次上疏弹劾魏忠贤,斗争非常激烈...
-
荷塘月色78段在文中的作用
荷塘月色78段在文中的作用,,《荷塘月色》第7、8自然段写荷塘月色中的人。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风俗,表现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惦念,其目的是什么?请简析。答案与解析: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惦念,表明作者欲超然现实,强调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创作的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
-
苏州园林600字作文
苏州园林600字作文,,宝带桥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着名的景点。它又名长桥,与赵州桥、卢沟桥等合称为我国十大名桥。它横卧在距苏州三公里的古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它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是驰名中外的多孔石拱桥。它的建造同我国历史上的漕运关系十分密切。众所周知,江、浙一带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历代帝王无不以此作为征敛财赋重地。大业年间,隋炀帝开凿江南大运河,将江浙粮食和珍宝通过船运往京都。唐代漕...
-
社戏9到13段
社戏9到13段,,社戏9到13段把景物拟人化,烘托人物当时的心情,为下文的做铺垫。12自然段景物描写作用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写出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第一段是景物描写,描写我对即将看到盼望已久的社戏的激动心情第二段是环境描写,衬托出我对尽管并不精彩的社戏的怀念。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
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
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作者是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
五人墓碑记是明末什么派
五人墓碑记是明末什么派,,张溥(1602~1641)明代文学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选庶吉士,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
-
故都的秋分为几个部分
故都的秋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2)用对比手法写出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指出北国之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第二部分(3-12)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具体分为五种景况1、秋晨静观2、秋槐落蕊3、秋蝉残鸣4、都市闲人5、胜日秋景第三部分(13,14)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
江南的冬景中雨的特点
江南的冬景中雨的特点,,文中作者为表现江南冬景的美好,为我们展现了——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这几幅画面。特点:可爱、生机、悠闲、宁静、逍遥;秀美迷人、洒脱。《江南的冬景》是近代作家郁达夫于1935年12月1日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通过北方冬景、闽粤地区冬景的对比,突出了江南冬景中的诗情画意。文章多次引用古诗,也为描写景致添加了韵味。这篇散文采用的对比、点染等表...
-
中国人之聪明读后感
中国人之聪明读后感,,1、读完了鲁迅先生几十年前写的小说《孔乙己》,我不禁生出了许多感想。它使我想到了我自己,使我认真思索了“生活”这件事。2、孔乙己这个人很可怜。用“可怜”这个词,也许会让人感到很老套,但是我想不出别的词语。小说里的故事不像是几十年以前江南小镇上一个旧文人的生活,反倒是觉得跟我自己的命运何其相似。3、孔乙己是个追求梦想而被生活打败的人。我很同情甚至喜欢像他这样的人。虽然有文人的迂...
-
多收了三五斗人教版教材有吗
多收了三五斗人教版教材有吗,,是苏教版的教材。《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从河埠头的万盛米行粜米到街上购物,不同的处所,不同的场景,讲述了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小说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江南一群农民忍痛亏本粜米,在丰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惨的厄运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旧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农村急遽破产的现实,预示着农民必将走上反抗的道路。...
-
断发为祭的意思
断发为祭的意思,,断,意为剪断;发,意为头发;为祭,本义即向神灵、祖上献上供品,并举行仪式,表示崇敬、祈求保佑。多指《如懿传》中如懿在结尾断发为祭,和乾隆断了个干净。此时此刻的乾隆早已不复当年的少年模样,如懿同乾隆一步一步走来,两人都回不到当初。如懿之所以断发为祭,主要是因为她和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的时候,乾隆与商船上歌女夜夜笙歌,如懿让他顾全名声可是乾隆不听,对他太失望所以就断发为祭了。皇后一般只...
-
社戏1112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社戏1112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写出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自然段景物描写作用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写出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第11自然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从触觉来写的句子是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从嗅觉来写的句子是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
-
多收了三五斗农民丰收成灾的原因
多收了三五斗农民丰收成灾的原因,,本来丰收对农民和社会来说都应该是一件大喜事,但是,在那个年月,丰收反而给农民伯伯带来了灾祸,因为官吏乡绅一见农民增收了,就想方设法的提高各种苛捐杂税。多收的等于就是给剥削者丰收了,而且,根据市场规律来说,供过于求,物价下降,丰收的年岁,米价反而下跌。也就是社会造成的悲剧。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江南一群农民忍痛亏...
-
江南的冬景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江南的冬景本文的文眼是什么,,明朗可爱迷人的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的小说和散文都很有个性,他的小说名篇《沉沦》、《春风沉醉的夜晚》,还有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文字中或孤独或凄清都是那样鲜活,令人难忘。“读郁达夫的散文,我们可以深知,作为客体出现的“象”,当它沾染,充实了作者真情实感的“意”之后,所形成的主客一体,互相交融的意象之时,才使文章富有了极其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魅力”〔1〕。郁达夫的文章真正触摸...
-
烟台的海四季特点不同
烟台的海四季特点不同,,《烟台的海》四季特点不同:冬日凝重、春日轻盈、夏日浪漫、秋日高远。课文《烟台的海》生动的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人们的生活。作者巧用拟人比喻使文章读着亲切,如见其景。烟台的海四季不同,冬天凝重,波翻浪涌,涛声轰鸣,那是一份雄壮的美,与江南的冷风寒雨,与塞北的大雪纷飞不同,让人感受到海对人们的召唤与挑战;春天轻盈,浪花嬉笑,追逐奔跑,那是一份愉悦的美;夏天宁静,海...
-
涉江采芙蓉诗眼是哪个
涉江采芙蓉诗眼是哪个,,涉江采芙蓉的诗眼是思,由采芙蓉而引起思,再说所思在远道,因为无法相见而忧伤终老,都是围绕所思说。扩展资料:此诗开篇之“涉江采芙蓉”的人,有人认为是离乡的游子(即思妇的丈夫);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理由是游子求宦在外,或者因别的原因,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因此,有人认为“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即妻子)。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
-
短文两篇初二上册
短文两篇初二上册,,人教版初二上册短文两篇分别是《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
-
草房子第六章读后感100字
草房子第六章读后感100字,,《草房子》是一本真实有趣的书,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草房子》第六章——细马。与桑桑家关系最密切的人家,是邱元龙邱二爷家。邱二爷和邱二妈家没有孩子,去江南领养了一个孩子,他叫细马。细马在油麻地和桑桑成为了同学,因为细马是江南人,口音与油麻地孩子不同,说话时、读书时,很别扭,因此没有人和他玩。他感到很孤独,所以不想上学了,做个牧羊人。时间长了,感觉很无聊就又想回江南,户口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