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19课
青山不老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了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做的巨大贡献。
2~5:主要些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面临的大小环境以及所取得的好成绩。
6~7主要写“我”的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中心思想:《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
《青山不老》是梁衡创作的散文作品。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山野老农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相关内容
-
日月潭的传说夸夸大尖哥和水社姐
日月潭的传说夸夸大尖哥和水社姐,,大尖哥和水社姐有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精神。主要内容:大尖哥和水社姐他们经过长途跋涉,找到了太阳和月亮。为了找出制服巨龙的两件宝物,他们来到阿里山用双手刨土刨了一天一夜,双手都刨出了血。为了把太阳和月亮送上天,老大爷告诉他们只要吞下巨龙的眼珠子就可长高。于是大尖哥跳下潭,挖出巨龙的眼珠,他们各吞下一颗,立刻变成巨人把太阳和月亮抛上了天。...
-
五人墓碑记学案
五人墓碑记学案,,《五人墓碑记》学案【目标与重点】1、在诵读的基础上,领会本文的行文方式,赏析文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2、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预习与质疑】1.知人论世作者简介: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晚明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
-
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故事
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故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不同凡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铁杵磨针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
-
五人墓碑记什么朝代
五人墓碑记什么朝代,,明代。《五人墓碑记》是明代文学家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年)创作的一篇碑文。文章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作者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五...
-
小狗包弟课后题
小狗包弟课后题,,1、简要分析这篇小说中二姑姑身世的悲剧意义。2、二姑姑由一个纯洁的少女,被摧残成一个精神扭曲、行为怪异的老妇,完全是封建礼教造成的。作家从人类解放的宏观角度出发,切入妇女问题,用现代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文化对人性的压抑、精神的戕害、生命的摧残,激励人们推翻封建主义制度,建立平等美好的现代社会。3、试析这篇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4、江南农村的外部环境、自然环境与菉竹山房的内部环境、人文...
-
卢沟桥烽火我产生了疑问
卢沟桥烽火我产生了疑问,,《卢沟桥烽火》本文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着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大罪,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
-
白杨礼赞轻声词
白杨礼赞轻声词,,1.语气词"吧,吗,啊,阿,呢"。2.助词着,了,过,地,得,们。3.作宾语的代词,如"有人找你。"中的"你"读轻声。《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写于1941年3月,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该文已收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作为第二十二课课文和人教版用书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作为第十...
-
五人墓碑记东林党
五人墓碑记东林党,,《五人墓碑记》是明代文学家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年)创作的一篇碑文。文章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作者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创作背景:明...
-
海的女儿美人鱼名字
海的女儿美人鱼名字,,海的女儿里面人鱼公主名字叫Ariel,翻译成中文就是爱丽儿,实际上原著故事中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公主叫什么名字,只是人们在将这个故事拍成电影的时候。为了方便,就给了人鱼公主这个名字。作者借这个故事是想表现爱丽儿执着的灵魂,即使身处海底,从小天真不谙世事,但是在遇到心里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就会不顾一切的精神,所以他们给了人鱼公主爱丽儿这个名字,也是想要借这个名字表达出他们所想要表达的...
-
白杨礼赞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拼音
白杨礼赞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拼音,,白杨礼赞,那是力争上游。Báiyánɡ Lǐzàn,Nà shì lìzhēnɡ shànɡyóu de yì zhǒnɡ shù。中心思想:《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
-
日月潭的传说夸夸大尖和水社吧
日月潭的传说夸夸大尖和水社吧,,《日月潭的传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年轻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降服了恶龙,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表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艰险、为民除害的高贵品质。故事简介:古时候,有一对青年夫妇,男的叫大尖,女的叫水社,他们过着快乐的日子。每当太阳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到天地里耕种;每当月亮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在月光下织布。有一天,太阳和月亮突然不见...
-
我的长生果5批注
我的长生果5批注,,对句子的理解:①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营养极其丰富。这句话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②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不求甚解”引用于晋代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的“好读书,不...
-
孔乙己选自哪本书
孔乙己选自哪本书,,孔乙己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一个短篇小说,主要描写的就是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下,精神出了问题,穷苦潦倒,在人们的嘲笑下混度时日,被封建地主阶级吞噬的悲惨形象。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
-
五人墓碑记抗税
五人墓碑记抗税,,《五人墓碑记》是明代文学家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年)创作的一篇碑文。文章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作者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创作背景:明朝...
-
高一课文青蒿素100字读后感
高一课文青蒿素100字读后感,,屠呦呦的精神中,有一种更令人佩服、值得人学习的就是在科研工作中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工作态度。在她没得奖之前,没有人知道她是谁,她也没在乎过自己住的什么房子、是不是院士。可能好多科研工作者,在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成功结论前,都是默默无闻的,或者漫长的时光中都是在摸索道路中被消耗掉。但是没有认真的忘我的牺牲精神作为前提更不会登上真知的灯塔。所以,科学家屠呦呦给我们的展现不...
-
五人墓碑记人物
五人墓碑记人物,,五人墓碑记中的人物是:明代苏州市民反对魏忠贤斗争中殉难的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等五位义士之墓。文章通过记叙五人之墓建立的缘起、五人的功绩、为五人请求建墓立碑之人,热情洋溢地表彰了苏州市民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五位市民英雄形象,他们不畏强暴、伸张正义,具有“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精神品质。作者在文中倡导了一种匹夫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心的价值观。这篇文章艺术上的精彩之处是运用夹...
-
对于环境保护的感悟
对于环境保护的感悟,,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爱护地球,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大片森林被砍伐,美丽的草原成荒漠,清澈的河水成浊流。树林少了,青山秃了,草原荒了,清水黑了,使人们生存的环境变坏,呼吸的空气变差,生活的环境被许多有害的东西所“侵占”,病毒就趁机钻进人们的体内,我们人类就会患上一些可怕的疾病。人类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
-
创造宣言的论证思路过程
创造宣言的论证思路过程,,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中心论点。文章开头即由造神、造人、造石像三种现象引出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驳斥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第三部分(第11段):呼唤创造,表达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创造宣言》是一篇演讲稿,富于激情,文章题为《创造宣言》,但不是讲一般的创造,其话题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