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其二李商隐
![马嵬其二李商隐](https://www.zdzd.net/z/no/211.jpg)
马嵬(其二)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文: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朝河南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相关内容
-
雪国观后感800
雪国观后感800,,1、《雪国》的景映人,人印景的细腻描述,经常是读者用尽想象才能构想出作者笔下旋转视角的人和景,才能适应快速转折的忧郁。以主角岛村镜中所见映出心中所想的方式道来他的沿途所见所感,正契合他相对村庄的访客身份。2、岛村与驹子及其身边人和事的纠缠,把他塞进了温泉乡原有的普通生活轨迹里。冬日雪,镜中像,醉酒人。生于东京、偶入小镇和曾入东京、长居小镇的两个人物形象,带着突兀和纠葛两种感觉在...
-
李商隐诗两首写作背景
李商隐诗两首写作背景,,1、晚唐时,朝廷暗弱,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派官僚争斗激烈,这就是史家所谓的“牛李党争”。李商隐17岁以白衣身份入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幕僚,直到25岁离开。令狐楚是牛党中坚,地位显赫,宪宗朝曾位至宰相。开成二年冬,令狐楚死,李商隐生活失去依靠,于是转投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门下谋食,得王赏识,并成了王的东床快婿。2、当时,王被视为李德裕一党,李商隐转投王茂元,牛党认为是“背恩”之...
-
端午日沈从文阅读答案
端午日沈从文阅读答案,,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澧某外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
-
包身工49段
包身工49段,,《包身工》自然段的划分如下1-6段:(四点一刻)起身。7-11段:包身工的来源 、身份。12-14段:(四点半后)早餐。15-22段:雇佣包身工的原因。23-32段:(五点)上工。33-34段: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的膨大。35-47段:(十七点)放工。48-50段: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包身工》是中国现代作家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一篇报告文学,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
-
孙权劝学孙权为什么劝吕蒙读书?又是怎样
孙权劝学孙权为什么劝吕蒙读书?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孙权利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威逼利诱”的方法,以自身的体会来开导吕蒙.,使吕蒙心服口服,自己用功,努力学习。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孙权劝吕蒙学习言简意赅,表现有力: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
-
马嵬(其二)李商隐
马嵬(其二)李商隐,,李商隐《马嵬·其二》这首诗每句都用今昔安危对照,暗示荒淫失政与马嵬悲剧的联系。并搭配内涵丰富的虚词,关联点染,以不尽的言外之意启人联想,含茹深远而有余味。诗中用笔灵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大跨度的跳跃,扩大了诗句的容量,强化了抒情效果。全诗属对工切,“六军”与“七夕”,“驻马”与“牵牛”,“虎旅”与“鸡人”等等,随手拈合,勾勒成带有喻意的图景,且无繁缛堆砌之病,显示出诗人在艺术...
-
李商隐诗两首文言知识
李商隐诗两首文言知识,,1、晚唐时,朝廷暗弱,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派官僚争斗激烈,这就是史家所谓的“牛李党争”。李商隐17岁以白衣身份入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幕僚,直到25岁离开。令狐楚是牛党中坚,地位显赫,宪宗朝曾位至宰相。开成二年冬,令狐楚死,李商隐生活失去依靠,于是转投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门下谋食,得王赏识,并成了王的东床快婿。当时,王被视为李德裕一党,李商隐转投王茂元,牛党认为是“背恩”之举,...
-
陈情表二三段翻译
陈情表二三段翻译,,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催促...
-
高中语文雷雨课文分层
高中语文雷雨课文分层,,1、第一层,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揭露周朴园的冷酷.2、第二层,写他们现在的矛盾.通过周朴园认出侍萍后态度的变化和侍萍的表现,暴露周朴园的伪善面目. 3、节选的这一部分以鲁大海出场为界,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这一部分又以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侍萍以叙...
-
马嵬(其二)唐·李商隐
马嵬(其二)唐·李商隐,,《马嵬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两首咏史诗,一为七绝,一为七律。这两首诗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隐含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表现了作者的过人胆识。两首诗互相联系,诗中运用映衬手法,对比强烈,语言精练警策,余味悠长。创作背景:此诗咏叹马嵬事变。马嵬事变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商隐生活在晚唐那种国势颓危的氛围下,...
-
包身工分层
包身工分层,,《包身工》自然段的划分如下:1-6段:(四点一刻)起身。7-11段:包身工的来源 、身份。12-14段:(四点半后)早餐。15-22段:雇佣包身工的原因。23-32段:(五点)上工。33-34段: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的膨大。35-47段:(十七点)放工。48-50段: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包身工》是中国现代作家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一篇报告文学,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
-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教案,,1、颔联、颈联、尾联都是对比,首联的“他生未卜此生休”其实也算是的。"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看似是声音的不同,事实上指的是玄宗生活环境的对比。之前是在宫中高枕无忧,现在却是在逃亡路上。独特角度的对比表现出环境的差异,还能引起读者对这一现状产生原因的思考。引出下句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此日”和“当时”用意明显。“笑牵牛”是象征二人的恩爱,没有...
-
马嵬李商隐翻译及赏析
马嵬李商隐翻译及赏析,,马嵬·其二唐代: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传 一作:鸣)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译文: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牛郎。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
-
撒娃迪卡什么意思
撒娃迪卡什么意思,,撒娃迪卡其实是泰语,它在泰国的意思是你好。但是,在泰国这个词仅限于女性使用。在泰语中,撒娃迪卡里的卡意味着是女性身份,如果男性要打招呼的话,最好在萨瓦迪卡后面加一个不。 如果去泰国旅游的时候,在与当地人打招呼忘记加了一个不,那么很有可能被当地人当成泰国的特有性别。当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可以选择去泰国体验一下不同的风土人情,比较的经济实惠。并且每一年我国都有很多的人们组团前往泰国...
-
孔雀东南飞并序内容概括
孔雀东南飞并序内容概括,,主要内容为: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却不料有慕名者求婚,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孔雀东南飞》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
-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过程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2.精读课文叙述部分,了解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精神和人格魅力。(重点)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牧羊人精神的现实意义。(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以编辑的身份向学生约稿,约稿主题为“你见过的最非凡、最难忘的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写什么怎么写。预设:选好要写的人,...
-
孔乙己形象
孔乙己形象,,孔乙己的形象特点: 孔乙己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这一形象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性格特点: ①苦读半生、热衷科举,沉醉读书幻境。孔乙己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落到求乞还不肯脱下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说起话“满口之乎者也”,时刻表明自己是读书人,甚至被别人戏弄,还自命不凡、孤芳自赏。②穷困潦倒却精神高贵。孔乙己是酒店中“唯一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人”,尽管“长衫又破又脏,...
-
复活第一部分
复活第一部分,,《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申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