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云雀中的云雀
1、《致云雀》是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之一。诗作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赞美云雀,抒发对欢乐、光明、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2、全诗共计21节,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1~2节),总描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称赞云雀是“欢乐的精灵”。第二层(3~7节),具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清晨,云雀沐浴着明光飞行,虽不见形影,却听得见它欢乐的强音,并用三个自然段赞美云雀叫声的美妙动听。
3、第三层(8~20节),用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等一连串具象的比喻,概括云雀的欢唱带给人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并解读出云雀鸣音甜美的原因在于永远欢快、永不烦恼、永远充满爱。
相关内容
-
致云雀译文
致云雀译文,,《致云雀》中文译文:致云雀你好啊,欢乐的精灵!你似乎从不是飞禽,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以酣畅淋漓的乐音,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向上,再向高处飞翔,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地平线下的太阳,放射出金色的电光,晴空里霞蔚云蒸,你沐浴着明光飞行,似不具形体的喜悦刚开始迅疾的远征。淡淡的紫色黎明,在你航程周围消融,像昼空里的星星,虽...
-
致云雀版本
致云雀版本,,《致云雀》是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之一。诗作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赞美云雀,抒发对欢乐、光明、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全诗共计21节,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1~2节),总描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称赞云雀是“欢乐的精灵”。第二层(3~7节),具体描写云雀高飞、欢唱的特点。清晨,云雀沐浴着明光飞行,虽不见形影,却听得见它欢乐的强音,并用三个自然段赞美云雀叫声的美妙动听。第三层(8~20节),用诗...
-
致云雀郭沫若
致云雀郭沫若,,《致云雀》在我国也有许多出色的译本,如江枫先生的译本、查良铮先生的译本及郭沫若先生的译本。《致云雀》是诗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之一,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对云雀的赞美之情,并描画了自己的理想自我形象。在《致云雀》中,雪莱把云雀喻为诗人,喻为深闺中的少女,喻为萤火虫,使其更加生动,将云雀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诗人也将自己的人格赋予到了云雀的身上,使其将自己与自然的特性...
-
致云雀华兹华斯
致云雀华兹华斯,,1.诗歌中的云雀是怎样的形象?探究:诗中云雀的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2.诗歌中的云雀的形象象征着什么?探究: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间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3.诗歌有什么语言风格和表达...
-
致云雀雪莱
致云雀雪莱,,《致云雀》是英国诗人珀西·比希·雪莱创作于1820年的诗歌。《致云雀》是一篇抒情诗,全诗21节。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云雀成为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创作背景:据雪莱的夫人回忆,《致云雀》是在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
-
致云雀文体
致云雀文体,,《致云雀》是英国诗人珀西·比希·雪莱创作于1820年的诗歌。《致云雀》是一篇抒情诗,全诗21节。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云雀成为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全诗共计21节,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1~2节),总描云雀高飞欢唱...
-
致云雀人物形象鉴赏
致云雀人物形象鉴赏,,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
-
我有一个梦想400字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400字作文,,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画纸是我的天空,拂动着手中的画笔,那画笔便是舞动的精灵。没错,我酷爱画画。从小我看见美丽的东西都忍不住把它画下来,因为我害怕它们可能会稍纵即逝。可是,爸爸妈妈们却反对我画画。他们认为画画就是不务正业耽误了学习,所以并不支持我画画。再后来这颗种子就只能在心中萌发。但是,每当我有空的时候我依然会拿起那支画笔,画下那美丽的瞬间。渐渐的我的画积累的越来越多...
-
致云雀不同版本
致云雀不同版本,,《致云雀》是一篇抒情诗,全诗21节。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云雀成为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创作背景:据雪莱的夫人回忆,《致云雀》是在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致云雀》定稿...
-
致云雀写作背景简介
致云雀写作背景简介,,创作背景:据雪莱的夫人回忆,《致云雀》是在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 [3] 《致云雀》定稿于1820年,雪莱当时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他用诗文与罪恶的阶级压迫做斗争,他预见、期盼着工人阶级的奋起反抗。《致云雀》中诗人热情歌颂云雀,与其说他是在歆慕云雀能自由飞翔和欢快鸣唱,倒不如认为他是被飞翔的自由和鸣唱的欢快所打动,在追求着这种自由...
-
致云雀作者寄寓的情感
致云雀作者寄寓的情感,,《致云雀》表达了作者对欢乐、光明、自由和理想的向往。《致云雀》是英国诗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之一,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作者赞扬了云雀善良、乐观、有信心与友爱的同时,也在赞扬法兰西民族善良、乐观、有信心与友爱的高尚品质。《致云雀》是一篇抒情诗,全诗21节。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全诗无一处不写...
-
记承天寺夜游400字散文
记承天寺夜游400字散文,,庭院深深,树影重重。月高挂于夜空,静静地洒下皎洁的月辉,月光朦胧,让这夜晚显得梦幻起来。月儿无眠,似调皮的小孩儿轻轻地推开门窗,想要看看室内的人此刻在做些什么。形影消瘦的人,正要解开衣衫走向床边。却见这精灵般的月光投进了室内的地面。如此皎洁明亮。今晚的月一定好圆好圆。何不一赏月下美景,再去眠它一晚?于是再度披上衣衫,轻轻推开雕花的木门,信步走到室外。只见那月光无言,却已...
-
致云雀300字小作文
致云雀300字小作文,,1、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就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小云雀和云雀妈妈都记得它们许的愿望,所以,一大早就做好了植树的准备。2、它们带了树种、铲子、水壶和吃的东西,首先喊上了小云雀的小伙伴们,大家一起早早做好了植树的准备.烈日当空,不一会就到达目的地了,它们个个累得满头大汗.这时,小云雀突然叫到:“妈妈,妈妈,快看!以前的那片沙漠,现在已经有种植工人在种树了!”“真的呀,那太好了...
-
小露珠把句子写得生动有趣
小露珠把句子写得生动有趣,,1、露水点点,是珍珠堤宝石堤玛瑙?2、露珠幻化了生命,被悲悯的林中精灵,携为记忆的永恒。3、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连在一起,像一串精美的珍珠链。4、微风轻拂,草丛上的露水像水晶珠子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5、清澈水润的露珠悠闲地躺在天然的摇椅上贪婪的吸收着阳光。6、草叶上,亮晶晶的露珠,被朝霞染得像一串串的红宝石,红光四射。7、钻石般的大颗露珠,在茂盛的青草上到处颤动,闪烁...
-
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评课
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评课,,今天听了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感到受益匪浅,觉得有几个地方处理得很好:一、主线清晰,重点突出。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突出了教学重点。首先从课题入手: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愿的?)引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围绕“为什么说森林太重要了”展开教学,在学完每一块:沙漠游、大河游、回到森林后都让学生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
-
云雀的心愿和窗外的风景启示是什么
云雀的心愿和窗外的风景启示是什么,,《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课文.该文用童话的形式,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即使森林再宝贵,经过人们的乱砍滥伐之后,就会失去这些宝贵的资源,我们的周边只会是漫天飞舞的沙漠,洪水泛滥成灾,人们不能快乐安定的生活.所以小云雀会产生“让沙漠变成绿洲”的愿望,这也是我们大家的心愿。《窗外的风景》启示人们目光放长远,要有一颗积极向...
-
鸟语趣谈的阅读答案
鸟语趣谈的阅读答案,,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射出”如果改为“飞出”好不好?为什么?初夏时节,小麦抽穗,劳作后稍事休息的牛儿正摇着尾巴,悠闲地吃着农民从麦田里扯起的燕麦或从沟垄边割来的青草,这时就有云雀从草丛中“嗖”地射出,像鸣镝,直冲云霄.(不好.“射出”写出了云雀的机灵、轻捷,突出了鸟儿飞出速度之快的特点.)2.文章语言优美,内涵丰富,请仔细品味下面句子,作点赏析.云雀的叫声里,溢满了小麦灌浆...
-
都市精灵教案优秀教案
都市精灵教案优秀教案,,知识与能力:1.品味本文富有感情的语言,明确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2.学习文章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3.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畅谈和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知,体会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之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善心、爱心、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