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评课

今天听了云雀的心愿第一课时,感到受益匪浅,觉得有几个地方处理得很好:

一、主线清晰,重点突出。

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突出了教学重点。首先从课题入手: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愿的?)引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围绕“为什么说森林太重要了”展开教学,在学完每一块:沙漠游、大河游、回到森林后都让学生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环环相扣,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二、老师成功地借助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生动的课件能帮助传递教学内容,动态的画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想象、情感的活动。如在教学云雀来到沙漠上空时,先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出示贫瘠的沙漠,然后播放风沙的声音,让学生理解了文中的 “漫天飞舞”、(“睁不开眼”)、“贫瘠”等词语,当然,如果这里播放风沙漫天飞舞的视频的话,效果更好。在理解河水的凶猛时,播放视频和定个画面,让学生感受到洪水的破坏性,心里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三、 注重句式训练,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的句式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凌老师根据教学中出现的“可以……也可以……”让学生练习造句,在课文讲完之后,又出示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森林可以——,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既让学生巩固了对森林作用的理解记忆,也让他们在口头造句时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注重朗读,加深感悟。

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文章通篇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语言生动有趣,富于艺术魅力。本节课读的形式多样,有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个别读,引读等。读是加深学生感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同时又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

商榷之处:

课文的第10自然段主要讲了森林的蓄水保土,并且形象的把森林比作为水库。其实这一小节讲的还是可能粗了一点,森林怎么蓄水的,要讲清树冠,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以及森林里的土壤有什么作用可以讲的更清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