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城介绍
扬州,古代作杨州(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杨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惟杨州”。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黄海、长江广大地域内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杨州地域内,唐代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杨州虽然包容了今天的扬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杨州刺史部。这个刺史部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离城等地。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时魏、吴各置杨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
今天的扬州,春秋时称“邗”、秦、汉时称“广陵”、“江都”、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北周时称“吴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从此广陵才享有扬州的专名。
相关内容
-
五代史伶官传序主旨
五代史伶官传序主旨,,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具体写法上,采用先扬后抑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成为历...
-
梅花魂300字作文
梅花魂300字作文,, 当我和妈妈登上归国的大客轮的那一刹那,泪眼蒙胧的外祖父递给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此时此刻,他那千言万语的倾诉涌上了心头:“我亲爱的外甥女──莺儿,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祖国,我也不例外。我只因身体的不允许,不能回国。虽然我身在国外,但我的心依然惦念着祖国,莺儿,你回国后,要把祖国汹涌澎湃的长江、波涛汹涌的黄河,巍峨的黄山和连绵不断的万里长城用相机拍摄下来,让外公领略一下他们的...
-
咏怀古迹其三什么是拗救
咏怀古迹其三什么是拗救,,有,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杜甫的《咏怀古迹》之尾联出句:“庾 信 平 生 最 萧 瑟”,“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就属于这种情况。《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
-
城南旧事读后感250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2500字,,《城南旧事》读后感读《城南旧事》有感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在我内心的深处,曾经有这样一本书,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阳,这本书就是《城南旧事》,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态来记叙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看完书后,古城的残片、大树的几根垂落枝条、临街老店被涂盖的字号、半扇院门的插闩以及那些美好的回忆都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
-
秋声赋和赤壁赋的异同
秋声赋和赤壁赋的异同,,一、景色迥然不同。1、《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写出了长江的宏大场面,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次写惊涛;再写浪花。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尽显豪放派的风格。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2、《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作者在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后即写景。诗人泛舟江上,大江江面,水波不兴...
-
《扬州慢》
《扬州慢》,,1、淳熙丙申至日,予过唯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2、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
-
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的翻译
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的翻译,,很多朋友对于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知识都是相当感兴趣的,不过对具体的内容不甚了解,很多人想知道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的翻译是什么呢?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水路迂回曲折,回头看还是老样子。描述河流的急流和曲折。即使沿途经过,停留两晚,依然可以看到。出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江水》。这本书从西到东记录了长江沿岸的地理特征。为了写《水经注》,郦道元阅读了400多种书籍,查...
-
说木叶听课记录
说木叶听课记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二、释 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
-
秋兴八首其一具有象征寓意的诗句
秋兴八首其一具有象征寓意的诗句,,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3、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
-
长江三峡6日游方案
长江三峡6日游方案,,第1天,景点:重庆港朝天门。1、重庆港朝天门码头登船。第2天,景点:丰都鬼城。1、上岸游览历史文化名城【丰都鬼城】,丰都鬼城又称“幽都”“中国神曲之乡”“鬼国京都”,因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桥、黄泉路、望乡台、药王殿等多座表现阴曹地府的建筑。2、船员表演。第3天,景点:白帝城,瞿塘峡,神女溪峡谷,三峡大坝五级船闸。1、白帝城,295元/人。2、登上甲板,沿途欣赏有着“夔门天下...
-
新闻两篇读后感
新闻两篇读后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这篇新闻,气势磅礴。毛泽东作为全军统帅,汇总各路战况,全面报道渡江战役,反映了整个战役的磅礴气势,表现了恢宏的气度。这篇新闻,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书...
-
三峡之秋的读后感
三峡之秋的读后感,,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千米,其中峡谷段合长90千米。这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吸引了中外游者和文人墨客。方纪中秋游三峡,思绪飘飞,写下了一篇美文——《三峡之秋》。初入三峡,就被其“成熟的气息”感染了。橘树...
-
《鼹鼠的月亮河》读后感 (长江少年儿童出
《鼹鼠的月亮河》读后感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鼹鼠的月亮河》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鼹鼠一家住在宁静而美丽的月亮河,那里原来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小乡下。直到有一天,他们家的米太太,生了一个“怪怪”小鼹鼠:米加,他是老九,月亮河的宁静就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悄悄的被打破。说米加怪吗?也怪:他总是白天睡觉,夜里活动,他是月亮河唯一一只黑毛鼹鼠。他不爱挖掘,挖掘是鼹鼠的本...
-
三峡与登泰山记
三峡与登泰山记,,《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赏析:此文是一篇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区区两百字的篇幅,即描写出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
-
卡尔萨根《宇宙》经典语录
卡尔萨根《宇宙》经典语录,,卡尔萨根《宇宙》经典语录有:1、我们都是星尘。这一刻你活着,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2、若没有原子之稳定,我们亦不复存在。3、滚滚长江,却只留有过去,不知未来。4、星辰的产物在思索繁星,千亿亿亿个原子构成的有机体在思考着原子的演化。5、我们在孤寂中长大,教会自己认识宇宙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宇宙》是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长销40年不衰的科普经典,是豆瓣9.5分同名传奇纪录...
-
三峡之秋读后感50字
三峡之秋读后感50字,,最近,我读了一篇描写三峡的文章,名为《三峡之秋》。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三峡的景色,从早晨一直到夜晚,每个时间段都描写了不同的事物.如果早晨的露水、橘柚树,中午披着金甲的群峰,像金鳞巨蟒的长江;下午两岸峭壁的倒影、平静的长江;夜晚的渔火、灯标、驳船。把三峡一天的秋景都描绘出来了,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如:“中午的长江像一长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把长江比喻...
-
登高哪句描写秋
登高哪句描写秋,,原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时。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
-
登高中哪句被誉为古今独步
登高中哪句被誉为古今独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被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 化境”,是有道理的。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翻译;无边无际的林木,树叶萧萧飘落;无穷无尽的长江,江水滚滚而来。赏析;这两句诗作于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