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被称为涑水先生
因为司马光原籍为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所以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六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理宗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阁,司马光位列其中。咸淳年间,从祀于孔庙。明嘉靖年间,从祀时称“先儒司马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司马光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相关内容
-
红楼梦为什么被称为巅峰之作
红楼梦为什么被称为巅峰之作,,宏大的叙事结构及对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的描写,是史无前例的 《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具有很强的思想前瞻性,通过现实主义艺术的手法来展现各种人物的风貌,可以说,它是以塑造现实生活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来深刻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愤懑。 现实主义艺术的文学价值,体现在能够塑造出反映当时深刻的社会内容,以及通过艺术感染力量来深深吸引千万读者。《红楼梦》,别名《石头记》等,中国古代章...
-
妇女被称为巾帼的原因
妇女被称为巾帼的原因,,巾帼是形容妇女的,是形容女性英雄的一个称呼。巾帼在古代是贵族妇女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的一种头巾,而当时人们对于贵族妇女是比较尊敬的,认为她们是英雄,是女中豪杰,所以自此妇女又多了一个巾帼的称呼。其实不是一般的妇女都可以称为巾帼的,只有女中豪杰或者女英雄才能用这个称呼。她们一般都做过一些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事情,被人们看作是英雄。巾帼本是说一种头巾的,但现在它的意思是女英雄。不得...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文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文,,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
-
史记的感悟心得20字
史记的感悟心得20字,,书是人们扩大知识面的一种东西。在我的一生中,我最爱读的一本书是《史记》,《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本纪专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五个部分,一共52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全面而深刻地反应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字子长,20岁时出...
-
答司马谏议书10个重要阿句子翻译
答司马谏议书10个重要阿句子翻译,,1、安石启:昨日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意以为跟您友好相处的日子很久了,但讨论国事往往意见不同,这是由于所采取的政治主张和方法不同的缘故。我虽然想硬在你耳边罗嗦(强作辩解),恐怕结果一定不会得到您的谅解。2、后来又想到您看待我一向很好,对于书信往来是不应简慢无礼的,因而我在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我。3、我们读书人所要争论的,特别是在“名称”...
-
与妻书为什么被称为第一情书
与妻书为什么被称为第一情书,,1.因为它见证了在纷纷涌涌的革命潮流中的动人故事。2.信中洋溢着作者对妻子无尽的爱恋,对生活的热爱。全文语言委婉曲折,文辞优美,情韵浓厚,内涵富泽,令人涕然泪下!3.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爱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
-
与妻书3-5节写了哪三忆三愿
与妻书3-5节写了哪三忆三愿,,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二愿真有鬼,三愿心电感应有道。三忆指:回忆与妻子三件事。一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二是新婚的甜蜜生活场景,三是两次离家未能告诉妻子实情的原因和心情。下面是部分原文: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
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人固有一死”出自写史记的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文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作者的...
-
司马光如何写成资治通鉴
司马光如何写成资治通鉴,,第一步作丛目。首先以一定的史料为依据标出事目(即详细的篇目),再集中所有资料,将其中一切有关的事情按年月日顺序载录于相应的事目之下。每一事中间空一行白纸,以便进行整理、补充。作丛目要求尽量“采摭异闻、力臻详备。”“但稍与其事相涉者,即注之,过多无害。”这可算是第一稿。但这一稿还只是做了资料的比次编排工作。第二步修长编。就是将丛目全面仔细地检阅一遍,然后进行以下处理:对事文...
-
司马光诚信卖马的故事
司马光诚信卖马的故事,,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司马光诚信卖马的故事。有一次司马光撒谎,就被父亲给责怪了一顿,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说过谎,所以可以看出司马光在家里受着很严格的教育。司马光卖马这件事就能看出他的教育很成功,司马光让自己的仆人去把自己的马卖了,但在卖马之前他有一个前提,一定要告诉买马的人。他的马比较老,然后毛是黄色的...
-
司马光7岁两个故事
司马光7岁两个故事,,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小的时候,有一天,跟小伙伴们在花园里捉迷藏。其中一个小朋友用手绢蒙住自己的眼睛,其他的小伙伴就迅速地藏起来,有的藏到树上,有的藏到假山上,有的`躲到花丛里。等到大家藏好了,那个蒙着眼睛的小伙伴就开始找大家。蒙着眼睛的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左摸摸、右摸摸,大家都屏住呼吸,恐怕被发现。突然“扑通”一声,接着就听到有人在喊:“救命啊!”小伙伴们...
-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哪一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哪一篇,, >出自司马的《史记》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
-
司马光卖马的故事读后感
司马光卖马的故事读后感,,说起诚实,《司马光卖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这个故事讲了司马光要卖一匹马,这马毛色纯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只可惜夏季有肺病,但司马光诚实把马有病的事实委托管家告诉买家,因为他认为:“一匹马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我们做人必须得要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损失将更大。”听了这句话,我深深地被司马光这种诚实品质所感动。说到司马光,想起自己的往事,我感...
-
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
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注释】①僇(lù)人:罪人,指唐宪宗即位后,作者因在顺宗时参与王叔文改革而贬谪为永州司马。僇,同“戮”,指犯罪受刑。②是州:此州,即指永州。③惴栗:惊恐不安。④隙:谓公余闲暇,抽空。⑤施(yí)施:缓慢行走的样子。⑥漫漫:谓漫无目的。⑦其徒:指与自己遭遇相同的一帮朋友。⑧穷:走到头。⑨回溪:迂回曲折的溪涧。⑩披草:拨开野草。(11)相枕以卧:朋友们相互依靠着睡觉。(12)意...
-
答司马谏议书理解性默写
答司马谏议书理解性默写,,《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的句子是:“____,____。”《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强调自己虽想解释,但对方终究不会考虑自己建议的句子是:“____,____。”《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反驳对方所谓“侵官”之说时,陈述新法经过了朝廷议定,且交付主管部门执行这一事实的句子是:“____,____。”《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
-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总结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总结,,创作背景: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
-
诗词三首作者简介
诗词三首作者简介,,王建(768年一 835年), 字仲初, 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
-
司马光停顿划分三年级
司马光停顿划分三年级,,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译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16岁,并非如今的18岁)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