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翻译

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探究后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

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遗憾!现在给你三支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支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羊、猪各一头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用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胜利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父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可谓壮观了。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仓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

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吗?或者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 《尚书》上说:“自满、骄傲招来损害,谦虚才会得到好处。”

警惕与勤劳可以振兴国家,安乐可以丧失性命,这是自然的道理啊。因此当他强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一个能与他争雄,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伶人来困扰他,却使他丧命亡国而被天下所讥笑。可见,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有智慧,有勇力的人常常会因为沉溺某事物而不能自拔,难道仅是因为宠幸伶人才造成祸患的吗?因此写下这篇《伶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