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的相通之处

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意在证明自己的学说大有用处,只是惠子不能通晓领悟。都是讽刺对方学说不行。

《大瓠之种》这篇寓言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

《大瓠之种》是庄子的作品,出自《庄子·逍遥游》。

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惠子在文中的形象是愚笨,庄子在文中的形象是有大智慧,善辩。

反映了庄子的放旷豁达,无欲无求,随顺自然,也必能得到真正解脱自在的不懠不求真人状态;反之惠施则是斤斤计较,锱铢必争,有太多欲望要求和外界与内心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