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年轻不读卡夫卡

高晓松说这句话其实是为了说卡夫卡遗留下的文稿中情书占比尤其之多,也是说卡夫卡情书言辞优美炽热,当代男性追女性如果能和卡夫卡一样热烈,必定能获得女孩子芳心。卡夫卡是奥地利一位作家,与马赛尔和詹姆斯并成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在他所有的文稿中,情书占比大约能达到一大半,他的情书言辞恳切,将自己整个身心都寄托给了所爱的那个有夫之妇——密伦娜,他卑微而充满爱意的写着“你的”,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打了,将自己完全托付给了爱人,他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名字,甘愿做密伦娜的附庸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卡夫卡,我在他字里行间看到了浓厚到可怕的爱意,那些字字句句的情感在一个本身怯弱而敏感的男人身上便越发显得澎湃而激烈。我们可以通过《判决》、《变形记》、《城堡》等等打开他心灵中的那扇门,那里面或许有浩如烟海的城市,但是如他小说中所写——他难以理解,为什么人们建起了这样大的城市,而你只需要一个房间?他对密伦娜的爱炙热疯狂但充满了小心的隐秘,密伦娜为了隐藏和卡夫卡的恋情,收信都只能去邮局亲自取,这遥远的带着两地泥土的爱情,让卡夫卡本就脆弱的心更加厌弃自我,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的我摧毁一切,而卡夫卡丧气的说一切都可以摧毁我。他对爱情执着的期盼,但是害怕受伤,过度的认真让他三次订婚然而又终身未娶。胆怯与懦弱是原生家庭带给他最大的“礼物”,但是密伦娜如同他的女神,照亮了他阴郁的世界,让他如一只飞蛾,带着炙热的自焚之意冲向那片希望。

他是那个年代在绝望深渊中旁观记录的使者,他将一个个生活在人世中的人们化作笔下匍匐贴靠大地生存的悲伤的动物,我们按照他的设定变成昆虫,变成鼹鼠,不记得真实的自我,在虚假的认知中沉沦,直到最后在水下那最黑暗的暗礁背后醒来,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的卑微,活的如同一只无谓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