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3000字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一

正如伊莎贝拉曾言:“这本小说太令人震撼,很长一段时间,让我所读的一切都相形色。”就算我隔很长一段时间再读《追风筝的人》仍是会被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所感动。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阿富汗是一个充满战争,纷乱不堪的小国家,但在作家胡赛尼的笔下,让人们看到战火之下的阿富汗也有美好的一面,在那片充满暴力、血腥的土地上,仍然有人如此忠实庄严地生活,他们未曾到过外面的世界,却坚守着当下存在的美好,并为此至死不渝。

《追风等的人》主要讲主人公之间的背叛与救赎。而阿米尔对于哈桑的背叛其实是源于人性的弱点,他怨恨父亲对于哈柔无理由的偏袒;他羡慕哈桑有一个处处疼爱他的父亲;他妒忌目不识丁的哈柔却能一眼指出他小说的漏洞。在巷子中,阿米尔目睹了哈桑所遭遇的一切,他却因自身的懦弱而视而不见。可后来哈桑面对阿米尔的陷害,却没有说出一句反驳之言。阿米尔明白,倘若哈桑否认,父亲定然相信;他也明白,哈桑知道了他站在原地袖手旁观。从那时起,阿米尔才明白他多年来唯一深爱的是哈柔,肯多次为他挺身而出的也只有哈桑。可令人遗憾的是,他却不肯承认内心的懦弱,不愿面对自己造就的一切痛苦,他选择逃避他所犯下的一切罪行。

拉辛汗曾说一个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是不会痛苦的。可阿米尔却被道德的谴责折磨得几近崩溃,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宽恕别人的权利,在他看来如今所有的不如意都是对自己当年背叛哈柔的惩罚。以致几十年过去了,每当听到哈柔的名字他的胸口依旧疼痛,他从来没想过原谅自己,他在日日夜夜的自我谴责当中,却又一直等待着一个机会,以将他从无尽的痛苦中解救出来。

多年后当疲老的拉辛汗找到阿米尔,为他指明一条赎罪的道路时。他却迟疑了,他如此费尽心机的逃避,他在美国安定的生活,他完整的家庭……他害怕这些都会因付出生命的赎罪之路化为泡影。与此同时,他从拉辛汗的口中得知:他始终怀有钦佩敬意的爸爸,那个始终刚硬且正直,怜悯穷人且给予财物,为所有人称赞且称之又“了不起”的人,却有着不为人所知的黑暗的一面。他所了解的真相使他愤怒——他从始至终活在了一个骗局当中。而哈桑也在前几个月被塔利亚人处死在了从前放风筝的街道上,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的真诚呼告再无法听到。

或许,倘若拉辛汗没有告知他真相,他会怀着忏悔安稳度过一生,可是如今他得知的真相让他所熟识的事物都面目全非。他终于明白,往事不会被忘却,陈年旧事也永远都不会被埋葬,他需要去做一些事以让自己得到安慰。就像他的父亲犯错后,用了一生去偿还这个罪过。他深切的自责带来了真正的善行,而这些善行直至他逝世都一直为人称颂。正如拉辛汗最后所言:“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所以他选择了赎罪,他只身前往战争纷乱的喀布尔地区,去营救哈桑唯一留下的孩子索拉博。

阿米尔与阿塞夫的一场决斗,预示着事态的走向,是过往一切的了结。然而这场决斗的结局却显而易见,缺乏实战的阿称被阿塞夫打倒在地。在喧闹的乐声中,阿米尔不断遭受着阿塞夫不锈钢拳套的暴击,接连被砸向墙壁,断裂了数根肋骨,吞咽下被打碎的牙齿……这些疼痛阿米尔能很清晰地感知并承受,或许在那个时候阿米尔会认为这是他应受的。

他最终倒在了一片血泊中,而阿塞夫的暴击却未停止。在意识模糊之际,阿尔眼前浮现的是他嘲笑哈桑目不识丁时哈桑宽容的微笑;以及与哈桑追风筝时兴奋的欢呼;还有他拿石榴扔哈桑时他凄然的话语:你觉得好受一些了吗?这些记忆的碎片在他逐渐迷蒙的眼中浮现,与之同现的,是他源自内心的话语:“我从不曾觉得高兴,从不曾觉得好受一点,根本就没有过。但我现在感觉到了。我体无完肤,但心病已愈。”这个时刻,他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也是这个时刻,这个从不被别人看好,懦弱且过于依赖他人的,存在一定缺憾的人物,得到了全新的升华。他不再是当年那个拘于自身性命而畏缩不前的懦夫,而是如今为了解救他人而甘愿付出性命的勇者。

当他历尽千辛万苦把索拉博带回美国后,他的赎罪才真正开始:他领养了索拉博,却始终为重获他的信任而努力着。故事的最后,同样是场风筝比赛,他终于换来了索拉博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微笑,而时光似乎也重叠了,当年的那场风筝比赛,使哈桑脸上再也没了笑容:如今的这场风筝赛,却换来了索拉博的一丝笑容。这也许预示着如今的阿尔用几十年的自责与痛苦重回了那个时刻,做了自己当年应该做的,他的赎罪也最终得到了宽恕。

曾听闻一段话:“真正的善良不是没有黑暗,而是在经历了黑暗后,依然可以选择追逐光明。因为我们心中有光。”这本书中阿米尔的父亲以及阿米尔自身都曾犯过错误,都背叛了愿意为他们付出生命的人,可他们在后果造成后,一直苦心寻求着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虽然犹疑着一步三停着,却仍不断向前行进。所以,最终他们都实现了自身的救赎。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二

《追风筝的人》主要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少爷阿米尔和仆人的儿子哈桑之间情同手足的故事。然而在一次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因为战乱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了一个惊天谎言。

当阿米尔目睹哈桑为自己捡风筝强暴后,编造了哈桑偷拿自己手表而赶走了了哈桑,因为他无法在直视哈桑那双纯真与清澈的眼睛,他无法背负起哈桑对他的信任与忠诚。明明哈桑是因为帮他捡风筝才遭受痛苦的,可当他在转角目睹哈桑被伤害时,却只是跑开。因为他自身的懦弱,又因为害怕将自己卷进这场风波。

当谎言说出口时,真相就像沙漠里的独木舟,勇气和时间则顺着船偷偷溜走,因为我们无法直面自己的罪行与丑恶。为此,阿米尔也一直饱受着良心上的折磨,终于有一天赎罪的机会来了,父亲昔日的好友将他召回阿富汗,再次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才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家乡因为战争和他童年记忆中的美丽景象不再重叠,好友哈桑和他的妻子也早已被塔利班的头目杀死,他们的儿子索拉博成为了孤儿,生活在孤儿院中。

然而一个惊天谎言,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原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是父亲的私生子,忽然间,一切都有了解释,为什么哈桑作为仆人的儿子,却可以获得父亲对待他一样的关心。为什么当他问父亲什么时候请新的仆人时,父亲大发雷霆,还有当哈桑离开时,父亲和哀求与难过。

同样作为父亲的儿子,阿米尔是高高在上的少爷,而哈桑却因为母亲离家出走,名义上的父亲患有小儿麻痹症被嘲笑,同时阿米尔也背负了许多,因为父亲不能公开表露对哈桑的爱,以尽人父之责,只能将怨气撒在他身上。阿米尔是被社会承认的一半,生活在光亮里,他父亲所有的光环与特权都会统统赠给他。而哈桑生活在另一面,那些光环与权利统统与他无关。他的父亲不是那个万人仰慕的父亲,而是那个患有小儿麻痹,身患残疾的那个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父亲。

阿米尔无法想象,当父亲面对哈桑的父亲时,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充满了自责与后悔,他是不是也同自己一样无法再去直视那双和哈桑一样清澈的眼睛。不过父亲一直在赎罪,他用施舍街头上的穷人,建立孤儿院,去弥补自己的罪恶。而自己呢?只会讲怨气撒在自己背叛的人身上。当阿米尔用石榴砸哈桑时,希望他反击,这样好像自己能弥补些什么,可哈桑什么都没有做,只是站在那,反而加重了阿米尔内心的折磨。

父亲的好友临终前告诉他,让他去孤儿院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送到养父母的手中。为此,阿米尔遭受了重重困难,同时见识了一个国家最黑暗的地方。男人为了养活妻女售卖自己的义腿,街上到处都是一副破败的景象。

当阿米尔到达孤儿院,才发索拉博已经被卖给其他人,而买主就是当年强暴哈桑的人,这一次,他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勇敢的去面对。关键时刻,索拉博用父亲教给他的弹弓射瞎了买主的眼睛,最后他们逃走了。

当阿米尔去找索拉博的养父母时被告知其实根本没有养父母,这是父亲的好友,在给他一次赎罪的机会,这一次,他也犹豫了,不过最终他选择收养索拉博,将他带回美国生活。

当我看到他带着索拉博放风筝时,他为索拉博捡风筝,让我想到哈桑曾对他说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避免说谎,但我们不应该去说出那些伤害他人的谎言,如果已经说出了口,那么当有机会弥补时,我们应该像阿米尔一样,追随自己内心深处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