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光岳楼诗

光岳楼

(清)施闰章

危楼百尺瞰沧溟①,泰岱东来作翠屏②。

拂槛寒星晴历历, 侵衣银汉尽泠泠。

地连朔雪孤城白, 天入齐州一带青③。

尊酒未酣人欲散, 西风黄鹄度空冥④。

【题解】

光岳楼在聊城旧城中心,明洪武七年(1374)以修城余料建,称余木楼,亦称鼓楼,后称东昌楼。弘治九年(1496)改名光岳楼,取其光于岱岳之意。此诗写冬季登光岳楼所见景色。

【作者】

施闰章(1619年—1683年),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称施侍读、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 清初政治家、文学家。

施闰章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及第,授刑部主事。顺治十三年(1656年)出任山东学政。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后裁缺归田。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召博学鸿词科,御试授翰林侍讲,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升转翰林院侍读,充太宗圣训纂修官。同年病逝于京斋,享年六十六岁。

【注释】

①危楼:高楼。瞰(kan):俯视。沧溟:大海。②翠屏:绿色的屏障。③齐州:济南一带旧为齐州治。④黄鹄:天鹅。空冥:天空渺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