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内容
1、《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的“十思”如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2、“十思”正是针对贞观中期以来太宗的“十忘”提出的,是当时太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十思”的每一“思”都是先述太宗在“居安”现状下遇到的实际问题,再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魏徵在这里将思想和行动紧密地联系起来,用意是很深刻的。
3、原来从贞观中期起,唐太宗崇尚空谈,不务实际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如贞观十一年他巡游洛阳宫,泛舟积翠池,看到隋炀帝挥霍民脂民膏修造的亭台楼阁,还大发议论说“(炀帝)好行幸不息,民所不堪”,“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看起来他似乎应该以隋为鉴了,但最后他洋洋得意地说“今其宫苑尽为我有”,并且他照样地“行幸不息”起来。
相关内容
-
谏太宗十思疏目的
谏太宗十思疏目的,,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为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
-
谏太宗十思疏第三段
谏太宗十思疏第三段,,原文: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
-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赏析: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
-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树根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将会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休止的美善,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
-
谏太宗十思疏文体
谏太宗十思疏文体,,《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
-
谏太宗十思疏10思
谏太宗十思疏10思,,《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小编收集了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这在先秦散文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围绕一个中心,通篇设喻,有的开篇第一句就设喻,然后才引出本意。这个传...
-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原文赏析:《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
-
谏太宗十思疏中心思想
谏太宗十思疏中心思想,,《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谏议大夫魏徵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在这篇文章中,魏徵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是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魏徵敢于直谏,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道,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
-
谏太宗十思疏800字
谏太宗十思疏800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生于乱世,死于安乐。通过一夜的读研《谏太宗十思疏》,我的心有鼓不平的气在汹涌着,我为作者的敢言而兴奋,试想我们现在的社会,思想道德的普遍下降,贪婪腐败现象节节攀登,官官相连,民声载道,谁与聆听。当然,我们现在放眼中国,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就说明真正的共产党是为中国老百姓谋幸福的,中国是会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但在如今的发展时期,还有一些人还借用手中...
-
谏太宗十思疏名句
谏太宗十思疏名句,,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3、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
-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谏太宗十思疏》赏析: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作者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作者先设置这样两个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强的比喻,而后引出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这种手法的应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作者开篇不用这十分形象的排喻,而只是简单地讲述抽象的道理,是很难吸引对方,使对方理解信服。作者引喻用...
-
谏太宗十思疏结构
谏太宗十思疏结构,,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展开论述。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结论。然后提醒太宗,守成之君易失人心。因在“殷忧”时易“竭诚以待下”;而在“得志”时则会“纵情以傲物”,便有“覆舟”之危。由此提出“积德义”必须“十思”。着重规劝太宗对于物质享受要适度,在自身修养上要“谦冲”,在用人上要“虚心纳下”,在行施法制上要不计个人恩怨。结尾归结出...
-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为什么能说服唐太宗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为什么能说服唐太宗,,《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能说服唐太宗,是因为魏征从国家的利益考虑问题。《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展开论述。先从正反两方面进...
-
名著书评范文800字
名著书评范文800字,,虽消逝,可再来。至郑公:昨日,晚辈拜读于《十思疏》有有感而发,寥寥几笔,望先达海涵。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牡,畏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即时日,公可成乎?公念东山豪门之故,而忘以天下利益为兴,逐退尽高堂,拘于城楼,此公之可然乎?公可因此而颓靡矣?笑哉,公为何者,大贤也!且公者位如何?公拜郑国,行尚书左仆射,位列三公,位极人臣。然公者何为伟业?苟全于郭乎?公可忆否?山东之庶子卢子...
-
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翻译
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翻译,,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翻译是什么?该句的意思是我们都会担心自己识人不清,但怎么可以诬陷和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引申意思是怕你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哪里能够埋怨其他人对自己的误解呢?该句出自北宋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的《唐太宗论举贤》,这句话的前提是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一些很有才能的人,但是他过了好久也没有说出一个。唐太宗于是就责问他,而他却回答不是自己不尽心做,只...
-
谏太宗十思疏论证结构
谏太宗十思疏论证结构,,一、类比入手,亲切生动。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做“伐根”“塞源”。这样...
-
谏太宗十思疏写作对象
谏太宗十思疏写作对象,,《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唐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
-
谏太宗十思疏23段
谏太宗十思疏23段,,谏太宗十思疏2、3段原文如下: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胡越 一作: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