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概括

该文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针对李世民即皇帝位后逐渐滋长起来的骄傲情绪和开始过分地追求享乐所写的一篇奏章。文中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十分具体地提出作为一个国君应该经常考虑的十个问题。据说唐太宗看到这篇奏章后颇有感悟,亲自写诏书答复魏征,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对魏征这种敢于直谏的精神表示赞赏,还把这篇奏议放置案头,经常对照反省。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