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什么时候学的
《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课文,《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相关内容
-
劝学之一
劝学之一,,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些比喻取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又包含丰富的含义,因此,道理能说得浅显明白,发人深思。...
-
将相和的三个故事是什么
将相和的三个故事是什么,,三个小故事分别是:渑池之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渑池之会” 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和起来又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渑池之会的故事.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第二年,赵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秦借口赵不跟它联合攻齐,派兵攻下赵的两座城池。赵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秦...
-
迷娘之一表达了什么情感
迷娘之一表达了什么情感,,表达了对意大利这神奇的国度的深情迷恋与无限向往,流露出隐隐的神秘之美,给人以辽远而朦胧的美好遐想,表现了对故国的无限思念,同时,对于迷娘来说,意大利是那么美好,又表现了她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再者,也表达了迷娘复杂的情感中对恩人麦斯特的真切爱慕之情,赋予“桃金娘”、“月桂”以象征意义。《迷娘》取材自歌德的《威廉·麦斯特尔的学生时代》该作品有喜剧收场的法国版和悲剧式的德国版两种...
-
道德的力量心得体会
道德的力量心得体会,,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我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博古通今的知识,也可以没有能歌善舞的才能,但决不能没有道德。知识可以去积累,才能可以去学习,但惟有道德一旦失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古往今来,“德”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品质,任何时代,只要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使人产生无尽的...
-
女娲补天表达了什么
女娲补天表达了什么,,为了全人类牺牲自己 也赞扬了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伟大精神。这是一种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 在“女娲补天”神话中,女娲所补的天,是自己头上的天;所撑的地,是自己脚下的地;所创造的是一个让人类和平生存的世界;所反映的是大无畏的浩然气概。女娲氏时代是陶器发明并被广泛使用的时代。陶器的发明源于房屋建造中的涂泥技术,首先被用来防止透风,以后又逐渐发现涂泥还具有防火防漏等重要...
-
往事依依概括20字
往事依依概括20字,,《往事依依》是语文教育家于漪的一篇回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优美散文。作者从不同层面回忆童年的往事,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对两位国文老师上课情景的深情回忆,是用老师注满情思的眼睛,来激发爱国情怀。赏析选文开头先感谢两位老师"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这是"我"后来能热爱文学,走上文学之路的重要因素。"雕镂"是雕刻的意思。写出了两位老师的影响之深,就好像用刀刻在...
-
鸿门宴什么时候
鸿门宴什么时候,,根据史书记载,鸿门宴发生于秦朝末年,具体时间为公元前二百零六年,发生在咸阳门外的鸿门。《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
-
劝学判断句
劝学判断句,,《劝学》中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和倒装句,句式如下:1、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译文: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用心一也/用心躁也。译文: 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2、省略句 :輮以为轮。译文: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译文:骏...
-
百年孤独人物形象
百年孤独人物形象,,1、《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各具特色,每个人所遭受的命运不尽相同,但总是反映着全书中的主题。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生活。或喜或悲,或真或假,都在那个孤独的时代,享受着自己的孤独生活。 2、《百年孤独》的故事涉及了讲述了七代人,有执着坚韧,性格孤僻的奥雷里亚诺,还有着纵欲的、随性的阿尔卡塞奥,人物的名字都很长,但读者往往能够在这些人物的矛盾冲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3、最喜欢乌尔苏...
-
家读后感800字高中生
家读后感800字高中生,,《家》这部书是以中国封建礼教下的大家庭为背景,阐述了在那个时代的青年们如何被摧残。巴金是以自己的大家庭为背景完成这部小说的。在高家这个大家庭中,主要人物有高老爷子,他是整个家庭封建礼教的主人,也是整部小说悲剧的创造者。高觉新是高家的长孙,是一个拥有现代思想的进步青年,无奈却因要继承家庭,顺承父辈的意思,而断送了大好前程,成为封建主义的奴隶,并在进步思想与封建思想中间夹缝求...
-
电视机买便宜的还是买贵的好
电视机买便宜的还是买贵的好,,1、电视机真的没有必要买特别贵的。2、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视机更新换代真的非常快,从最开始的黑白电视,到后来的大彩电,然后进步的液晶电视,最后互联网的发展,才有了现在的网络电视,这个更新换代的时间也大概20年的时间吧,可以说是非常快了。3、除了这些变化以外,电视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比如曲面、防蓝光、触屏等等,但越是功能多的电视机,它的价格就越贵,那么我们有必要...
-
往事依依概括内容
往事依依概括内容,,《往事依依》(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编写组特约稿 苏教版2001年初审版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是语文著名教育家于漪女士的一篇回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富有文学情趣的优美散文。作者从不同层面回忆童年的往事,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及文学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在对两位国文老师上课情景的深情回忆时,用老师注满情思的眼睛,体现出作者的爱国情怀。...
-
千年梦圆在今朝400字读后感
千年梦圆在今朝400字读后感,,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因为就是在那天,“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了;就是在那天,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就是在那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国家! 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人的心底就有一个梦想——能够飞上太空。《嫦娥奔月》,一则多么美好的神话故事,它不仅歌赞了嫦娥那舍身救民的崇高精神,还流露出了中国想要飞天的梦想。敦...
-
唐诗五首导入语
唐诗五首导入语,,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语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撷取唐诗中的几颗明珠,一睹唐诗的风采。先看第一首《野望》。二、作者简介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
-
往事依依情节梳理
往事依依情节梳理,,看图画——有身临其境之妙——生动的形象形成深刻的记忆。读诗歌——领略祖国风物之美—沉浸在美的享受中。听讲课——使我深受感动——使我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聆教诲——使我铭刻在心——一生受用不尽。《往事依依》是语文著名教育家于漪女士的一篇回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富有文学情趣的优美散文。作者从不同层面回忆童年的往事,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及文学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在对两位国文老师上课情...
-
茶馆好评文案
茶馆好评文案,,《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50人,除茶馆老板之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
-
刘备汉中自立为王读后感
刘备汉中自立为王读后感,,《三国演义》是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也是四大名著中人物最多的小说。那首著名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次听到或看到,都让我心潮澎湃。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云集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每个人物都独具特点,各领风骚。在这诸多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关羽。温酒斩华雄,显示了关羽的勇猛;千里走单骑,显示...
-
社戏结构层次划分
社戏结构层次划分,,社戏一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3自然段,写平桥村归省的生活,交代了看戏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机缘。第二部分是4~30自然段,写出了看社戏的全过程。第三部分是31~40自然段,写出了看完社戏后的余波。《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