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尾联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以诗写史,以史成诗,一生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杜甫自己曾说,安史之乱前,他已经完成一千多首诗,然而,杜甫诗集中仅存有一百多首。

这些诗生动而真实反应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诸多方面。例如抒发对壮丽山河的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怀与友人相遇,他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家国蒙难,他慨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月夜思念弟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的青年时期,经历过开元盛世,他看到过封建官僚的“朱门酒肉臭”,也目睹了失地农民家“路有冻死骨”。他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置于无限崇高的地位,以雄浑之笔饱蘸忧国忧民之心,写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