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节选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趣 一作:曲;曾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相关内容
-
兰亭集序王羲之
兰亭集序王羲之,,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公元353年4月(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7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
-
兰亭集序读后感
兰亭集序读后感,,死,我们害怕;即使碰到了它的衣角我们也惊慌不已,所以我们尽可能地远离,希望一直不会在某个转弯路口,碰见它。生,我们留恋;在年轻时,我们忘却关注这个世界;年老后,我们多想一直睁着眼睛,多想看看这我即将远去的花花世界。可人总是这样,在失去之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眼前美景,只留下唉声叹气,抱怨当时的无知。文中作者在兰亭集会上心情愉悦,此时的他却突然领悟到,快乐时光的短暂。“死生亦大矣...
-
兰亭集序虚词
兰亭集序虚词,,1、所以: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用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的原因2、所 本课中的所字都为所字结构,即所+动词=名词性短语。(除上述“所以”外)(2007年重庆)(2012年浙江)(2014年山东)3、以 引以为流觞曲水 把,介词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008年湖南) 因为,介词4、之 动词,到、往 及其所之既倦结构助词,的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
-
屈原(节选)读读写写
屈原(节选)读读写写,,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
-
兰亭集序23段
兰亭集序23段,,兰亭集序2、3段原文及译文: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
兰亭集序字帖
兰亭集序字帖,,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公元353年4月(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7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
-
秋声赋节选嗟夫
秋声赋节选嗟夫,,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
-
兰亭集序内容
兰亭集序内容,,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
-
屈原(节选)的背景
屈原(节选)的背景,,1、《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屈原》创作于1942年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加紧对中国的侵略,集中主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蒋介石则加紧反共,大搞分裂,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同时,在国统区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抗日进步人士。整个国统区成了令人窒息的铁罐头。面对黑暗如漆的现实,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郭沫若便以历史剧为投枪,借古喻今,创作...
-
蒲柳人家(节选)原文阅读
蒲柳人家(节选)原文阅读,,《蒲柳人家(节选)》阅读答案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
-
骑鹅旅行记(节选)文章大意
骑鹅旅行记(节选)文章大意,,尼尔斯不爱学习,一看到书本就会犯困;不爱牧鹅放鸭,会经常捉弄家里饲养的小动物,以至于家禽看到他就会咬他。可是同住一个小村庄里的还有一群小精灵,尼尔斯有一天戏弄了一只小精灵,受到惩罚变成一个拇指大的小人。还没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已经骑在家鹅马丁的脖子上,和一群野鹅飞上了天空。马丁决定和野鹅飞往北方,那是他向往已久的拉普兰。途中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
-
骑鹅旅行记(节选)提纲
骑鹅旅行记(节选)提纲,, 1、学习并积累“缰绳、黑莓、潺潺、头晕目眩”等生词。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对故事中的主人公建立初步印象。 3、通过插图和对部分篇章的阅读,了解书中的精彩情节,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选读精彩片段、组织交流,了解故事的趣味性,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 通过小...
-
骑鹅旅行记节选600
骑鹅旅行记节选600,,书上有两个可爱的主人公,一个是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不点的尼尔斯,一个是莫顿,是一只会飞的鹅,莫顿带着尼尔斯跟着大雁飞。没想到家鹅竟神奇地飞上天和大雁们一起旅行。 于是尼尔斯开始了漫长而又危险的骑鹅旅行。 一路上,他们破坏了狐狸斯密尔的许多诡计,从强盗山逃出来,尼尔斯差点被国王铜像踩扁,幸亏木偶帮助了他,还有打败了灰田鼠兵团,救了小松鼠……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情,克服了重重困...
-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好处与坏处的仿写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好处与坏处的仿写,,1、我身体不好,有病。这件事的好处是我还没死,老天还是留下了我的命,让我能好好地看看这个世界;坏处是我老是会感觉到不舒服,会受到病痛的折磨。2、家里穷,没什么钱读大学,然后我去打工挣钱了。这件事的好处是没上大学,不仅没给家里带来负担,而且还能挣钱给父母养家;坏处是没上大学,意味着已经失去了拥有好文凭,好工作的机会,对前途不利。...
-
骑鹅旅行记(节选)成语
骑鹅旅行记(节选)成语,,骑鹅旅行记(节选)课文中的成语如下:一模一样,无济于事,跳来跳去,一丝不动,乌合之众,闪闪发亮,十分温柔,得意扬扬,弱小无力,温柔和善,吼声四起,垂头丧气,春风拂面,一清二楚,腾空而起,头晕目眩。主要内容:尼尔斯不爱学习,一看到书本就会犯困;不爱牧鹅放鸭,会经常捉弄家里饲养的小动物,以至于家禽看到他就会咬他。可是同住一个小村庄里的还有一群小精灵,尼尔斯有一天戏弄了一只小精...
-
骑鹅旅行记(节选)文章结构
骑鹅旅行记(节选)文章结构,,《骑鹅旅行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自然段):尼尔斯发现自己变小以后想去找小狐仙讲和。第二部分(5-29自然段):尼尔斯想寻求动物们帮助找到小狐仙,可是谁都不愿帮他。第三部分(30—48自然段):男孩尼尔斯在墙头上听见家鹅和大雁的对话,为了不让父母伤心,扑上了即将飞走的雄鹅。雄鹅载着尼尔斯飞到了高空,离开了家园。《骑鹅旅行记节》(节选)中,小男孩尼尔斯变成...
-
骑鹅旅行记节选人物形象
骑鹅旅行记节选人物形象,,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小主人公尼尔斯虽然因为受到小精灵的惩罚变成拇指大的小人,但是就是因为变小,才有可能骑上家鹅马丁的脖子为环游世界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将他之前一贯喜欢虐待家里动物、厌恶学习、喜欢搞恶作剧的形象和变成小人经历多种困难挫折、变得有同情心、善良正直的形象形成对比,这一对比很明显地反映出小主人公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荒诞的故事却蕴育这样的成长的主题:骑...
-
骑鹅旅行记节选文章脉络
骑鹅旅行记节选文章脉络,,1.尼尔斯是个懒散、不爱学习的男孩子,由于没有对小狐仙兑现诺言而被变成了拇指般大的小人。变成“小人”后的尼尔斯从此能听懂禽兽的语言。2.在瑞典上空飞行的日子里,尼尔斯目睹了动物之间的恶战;观看了一年一度的鹤舞表演;遇上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还看到了一座海底城堡;了解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亲身经历了许多危险。《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