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书法作品
![兰亭集序书法作品](https://www.zdzd.net/z/no/185.jpg)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也是中国书法的代表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行书的完全成熟,在书法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
历代书法家无不把它奉为至尊,把它当成临摹学习的范本。除了书法艺术的高超以外,《兰亭序》的文字内容也非常的优美,被列入高中语文教材,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学习过。
《兰亭序》:是每一个书法人的梦想,也是每一个国人的文化情怀,没有读过《兰亭序》,就没法谈中国传统文化,这短短的324个字是每一个国人的文化寄托,怪不得熊秉明先生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真的建议每一个国人有机会都要拿起笔来临摹一下王羲之的《兰亭序》。一生至少临上一次兰亭序,练习一下书法,感受一下最纯正的国学,最核心的文化。
由于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很早就是失传了,据说是被唐太宗带进了自己的陵墓,现在流传下来的兰亭序都是后人的临摹本,著名的摹本一共有5个版本。
相关内容
-
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
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济南的冬天》美在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标题“济南的冬天”,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
-
师说翻译精简版
师说翻译精简版,,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
-
我与地坛2000字读后感
我与地坛2000字读后感,,《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所写的散文集,他在双腿残疾的巨大困境下,他找不到工作,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在完全巧合的情况下,走进了地坛,之后他便与地坛有了很深的羁绊,他连续十五年每天都会走进地坛,他在地坛中感悟到了人生和生命的真谛。说实话,才开始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在我初高中的时候,它出现在了我的语文课本上,当时我也只把它当做是一篇课文罢了,努力的学习其中的思想与感悟...
-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兰亭集序》教案篇1教学目标:1、文言字、词、句教学,读懂文章内容,并能成诵。2、品味文中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3、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3、领会作者“乐”、“痛...
-
师说的翻译
师说的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
-
《美丽中国》观后感400字
《美丽中国》观后感400字,,第9课中国最美的地方中的中国最美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让人深有感触。一座座山手拉着手,肩并着肩,连绵不断。远看,一座座山呈深绿的颜色。近看,你才会发现,原来,山上草木茂盛,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山脚下,一条条河流弯弯曲曲的,呈马蹄形。雅鲁藏布大峡谷不愧为中国最美的峡谷。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头顶上的定时炸弹太空垃圾。据天文学家研究,太空垃圾是指人类在空间开发活动中留在太空里的...
-
祖父的园子出自自传体长篇小说什么
祖父的园子出自自传体长篇小说什么,,《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著名小说家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祖父的园子》的主要内容: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期在祖父的院子里玩耍的经历,祖父教导作者怎样分辨谷子和狗尾草,作者跟着祖父铲地、拔草、种菜、浇水,等作者玩累后,就直接在院子里的阴凉处睡觉。全文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祖父的园子》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萧红的作品,被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
-
发现青蒿素的人是谁
发现青蒿素的人是谁,,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
《师说》翻译译文
《师说》翻译译文,,1、【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
-
读夸父追日有感400字
读夸父追日有感400字,,1、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夸父追太阳的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夸父的巨人,他的嘴巴是干的,所以他想抓住太阳,所以他把河里的水都喝光了,最后他变成了一座山。2、夸父要世界充满光明!抓住阳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夸父充满自信!为了人类,他向西迈步,这表明他是坚定的,即使累了,他也继续奔跑,为了光明,他必须抓住太阳!因为他太渴了,他把河里的水都喝光了。3、夸父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值得学...
-
爬天都峰VS登天都峰
爬天都峰VS登天都峰,,课文描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对“终于”一词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
-
兰亭集序二十个之字
兰亭集序二十个之字,,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
-
我的乐园450字
我的乐园450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园,有的是娱乐场,有的是学校的操场……我的乐园是与众不同的,它就是我的秘密“法宝”。在我的房间最显眼的地方,有一个书架,这个书架呀,可是我的秘密“法宝”。我的书架共有四层,最底层放的是平时上课要用的课内辅导书,第二层放的是对我写作文有很大帮助的作文书;第三层放的是我空闲时翻阅的童话书,科普书;最上面一层放着一个光彩夺目的地球仪和我获奖的证书。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
-
师说12段翻译
师说12段翻译,,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
-
兰亭集序成语
兰亭集序成语,,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公元353年4月(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7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
-
中国建筑的特征题目好不好
中国建筑的特征题目好不好,,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供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
-
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被李约瑟称之为
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被李约瑟称之为,,中国古代的地理著作还是比较多的,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地理著作。那么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被李约瑟称之为什么呢?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被李约瑟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这个著作的名称是《尚书·禹贡》,这个著作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内容,有一些是地理现象,还有一些是关于区域地理研究的内容,在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时候,这个著作是比较重要的参考文献。这个足足...
-
微笑着承受一切的作者是谁
微笑着承受一切的作者是谁,,桑兰。桑兰,浙江宁波人,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参加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作为曾经的中国体操的旗帜性人物,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桑兰始终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不幸只会让她更加的成熟。她的辉煌诉说着她的成长,她的人生低谷,也得到好心人不断地鼓励。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