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考点
一、古今异义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2.南北为一 (一,整体)
3.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4.往往而是(往往,到处)
5.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6.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7.久不见若影 (若,你)
8.日过午已昏 (昏,暗)
9.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10.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11.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12.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13.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14.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15.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16.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17.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18.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童)
19.余稍为修葺 (余,我)
二、一词多义
1.始
室始洞然 (才,方才,副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2.过
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访,探望,动词)
3.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相关内容
-
项脊轩志高中课文
项脊轩志高中课文,,项脊轩志原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
项脊轩志文言现象
项脊轩志文言现象,,一、古今异义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2.南北为一 (一,整体)3.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4.往往而是(往往,到处)5.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6.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7.久不见若影 (若,你)8.日过午已昏 (昏,暗)9.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10.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11.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12.亦遂增胜...
-
项脊轩志全文断句
项脊轩志全文断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2...
-
项脊轩志古今异义词
项脊轩志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方丈,古:一丈见方 今:庙宇里的住持)2、墙往往而是(往往,古:到处 今:经常)3、余自束发(束发,古:表示儿童 今:扎头发)4、吾妻来归(来归,古:女子出嫁 今:嫁到我家来)《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四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归有光18岁,他通过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
-
我学会了叠被子
我学会了叠被子,,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成长故事,我也不例外。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次叠被子,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记得有一个早上,我睁开眼睛,看到妈妈在叠被子。被子被妈妈叠的整整齐齐,四四方方,就像个旅行包,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照样把被子摆平,然后竖着对折两次,在横着对这两次,几分钟就把被子叠好。这时,我身后传来一阵笑声,原来是妈妈。我心想:妈妈肯定会表扬我的。可妈妈不仅没表扬我,还边...
-
廉颇蔺相如列传考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考点,,字词整理 一.通假字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④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⑧肉袒伏斧质...
-
师说考点
师说考点,,内容概括:《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注释...
-
莫泊桑拜师两次有什么不同
莫泊桑拜师两次有什么不同,,莫泊桑拜师两次的不同:第一次“请教”,感悟“勤奋”。第二次“请教”,感悟“仔细观察”。莫泊桑拜师主要记叙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拜作家福楼拜为师的故事。莫泊桑因为觉得自己的文章不生动就去请福楼拜指导,福楼拜直截了当告诉他那是因为他的功夫不到家,并且要求莫泊桑要肯吃苦,勤练习,建议他详详细细地记录每天马车经过门前的情况。莫泊桑全神贯注地观察,写下了一些作品,他再一次去请教福...
-
乡土中国考点
乡土中国考点,,1、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2、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收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3、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4、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
-
蝴蝶的家出现两次着急有什么作用
蝴蝶的家出现两次着急有什么作用,,因为作者关心蝴蝶、爱惜蝴蝶、疼惜蝴蝶、怜爱蝴蝶,为蝴蝶的住处而担心、发愁。出自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文章写到下大雨了,作者看到青鸟、麻雀这些鸟都有躲避的家,而在作者看来,轻盈、柔弱、无力的蝴蝶却没有家,她为蝴蝶的命运感到非常焦急,千方百计的想去寻找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但是,最终作者也没有找到。作者就写了这样的一个看似简单的内心情感变化的过程。...
-
游褒禅山记考点
游褒禅山记考点,,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7.盖其又深,则其...
-
静女考点
静女考点,,《静女》考点1.《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一个礼物的句子是:静女其娈,贻我彤管。2.《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二个礼物的句子是: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3.《静女》中,描写约会时男主人憨厚痴情的句子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4.《静女》中,描写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爱的句子是: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5.《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对女主人所赠的...
-
雨霖铃考点
雨霖铃考点,,1.这首词点染手法所起的作用。“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两句用点染的手法,以“念去去”点明此一去山高水长,人别离冷落凄清,以“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渲染离情。烘托出离人空虚、寂寞和茫然的心境。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本词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景中含情,向来被视为最能代表柳永词风格的名句。远行人无疑只...
-
谏太宗十思疏考点
谏太宗十思疏考点,,1、在这篇文章中,魏徵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2、其主题是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3、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结构助词,的。5、聪明:古义是听觉、视觉灵敏。今义是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谏太宗十思疏》...
-
兰亭集序考点
兰亭集序考点,,《兰亭集序》考点:《兰亭集序》通假字: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兰亭集序》古今异义: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③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
-
钩织y是什么意思
钩织y是什么意思,,就是Y型针,比如钩针上绕两次钩一个长长针,再钩一个锁针,钩针上再绕一针,钩针从上一个绕两次钩的长长针中间钩出,钩一个长针,这样就形成一个Y型。有一本讲解钩织的书,名叫《钩织》,本系列书采用德国版权资源,跟随国际服装流行时尚,汇集了千变万化的钩织服装款式,包括外罩、套装、背心、吊带裙等;可任意与其他服装搭配穿着,充分展示了手工钩织服装在不同季节的穿着魅力。钩织工艺制作图解部分,提...
-
林黛玉进贾府宝玉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宝玉的性格特点,,1、作者通过丫鬟的随性活泼,暗示了贾宝玉与下人之间的相处非常友好,是一个十分和善之人,其中描写丫鬟的一个“笑”字就与王熙凤出场时的恭敬严肃形成了强烈对比,更加衬托了贾宝玉的古道热肠。2、此外,作者还通过《西江月》二词来对贾宝玉进行侧面烘托。这两首词看似是贬低,实质是赞扬,将赞扬寄寓于贬低之内,同时,全文两次对贾宝玉的侧面烘托都展露了宝玉的叛逆性格。3、宝玉的两次出场作...
-
芦花鞋27段青铜两次看自己的鞋想什么
芦花鞋27段青铜两次看自己的鞋想什么,,觉得自己的鞋子不太好看,这两段话描写的是作者当时的一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一种心情。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人的痛苦,痛苦决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努力克服,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曹文轩的小说《青铜葵花》讲的是一个城市女孩和一个农村男孩的故事,一个苦难年代里有一点甜...